![]()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大學校園里,配出現一只999元的帝王蟹嗎?
11月3日,有南京大學學生發帖說,在校園里吃到了999元一只的帝王蟹。很快,輿論場上為大學校園到底能不能有999元的帝王蟹,吵得不可開交。一天過后,南大官方迅速發了通告,表示將對菜單做出調整,并且格外提到,校園內本身就有低價學生餐。
一通爭論下來,問題的焦點恐怕已經不再是這僅僅活了一天、賣出一只的帝王蟹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而是在于,高校乃至社會如何面對新時代學生需求。
從南大公告來看,這只帝王蟹主要是因為高校食堂運營模式升級調整,為了探索不同餐飲模式才出現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還起到了一個“噱頭”的宣傳推廣作用。
這只帝王蟹之所以會出現在高校食堂,根本原因還是學生有需求。從不少南大學生的網絡發聲來看,無論本身消費水平如何,大家都是樂見學校食堂整點新花樣的。
在最早吃上螃蟹的學生的評論區,就有人很興奮地說,“我不敢想如果在學生時代和好朋友拼一只帝王蟹,會是多么幸福的回憶”。在輿情發酵后,也有南大的貧困生同學發聲說,“我并不會因為吃不起一只帝王蟹而自卑”。更有不少學生表示,能在學生時代體驗一次高端食材的滋味,會覺得努力考上好的高校更有意義,“因為人生的一部分價值就在于體驗嘛”。
既然學生有這樣的需求,為何社會輿論不能正視這份需求的正當合理呢?
從現實來看,近年來,不少高校的食堂都已經掀起了一陣改革之風。譬如最早成為“網紅”的中國人民大學食堂主任,就是因為在社交平臺不斷回應學生訴求、改進食堂服務在高校學子中走紅。諸如連鎖快餐、奶茶咖啡品牌等商家,也已經普遍入駐了高校校園。如今高校學生的成長環境、發展需求,已經和過去的年代不同,既然民以食為天,那么高校學子希望能在飲食方面不斷有所改善,恐怕也無可厚非。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今年夏天時出現過的北方高校是否能安裝空調的爭議。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當年的學生其實是沒得選擇。但如今既然社會經濟條件已經發展,學生也因而有了選擇的權利,豈非令人欣慰的美事一樁,又何必急于苛責呢?
從實際售賣情況來看,帝王蟹的出現,對學生來說只是個錦上添花的選擇。既非高校食堂里只能吃帝王蟹,遠遠超出一般學生的消費水平,也非所有食材都賣出驚天低價,有浪費政府補貼之嫌,更不用說,實際上目前只賣出一只,還是學生拼單的,可見也并沒有興起攀比之風。
在適當的尺度里,做出符合新時代學生體驗、感受、需求的嘗試和調整,再根據學生實際的反饋來進行后續的動作,這實際上是大學管理服務水平提升的體現, 畢竟,以人為尺度,管理才會更有溫度。
說到底,一只特殊的帝王蟹能不能出現,應該先由最直面它的人群來感受。而高校的尊嚴、高校教育的底線、高校育人的傳統,也不大可能被一只帝王蟹就擊穿了——要不然,這些東西該有多脆弱?
當然,能理解社會公眾對高校學生的關注,畢竟今日之學子也會成為明日之社會棟梁,在這一過程中,公眾也許存在著一種對學生“走偏”的憂慮。但很多時候,這種憂慮大可不必從小事中來, 一只帝王蟹不至于摧毀學生的意志和精神,也不至于毀掉“能嚼菜根”的耐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體驗,與我們素來推崇的勤勉精神之間,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甚至有時候,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恰恰是為之付出努力的動力。由此來看,一只帝王蟹而已,何必過度放大呢?
原標題:《上觀時評 丨 南大的食堂,應該能容下一只帝王蟹》
欄目主編:簡工博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林子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