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沙/文
菜譜上之所以出現帝王蟹,據說是南京大學食堂這個海鮮檔口想“親民”,就是學生點什么,想吃什么,他們就做什么,提供什么。
這個活動的名字是“你來點菜我來做”。
這個檔口的運營方不是學校,是社會化運營的公司,是學校引進的。
結果有學生留言想吃帝王蟹。
![]()
![]()
安排!
11月1日開始供應,11月2日就有學生嘗鮮。有人發到了網絡,輿論幾乎一遍倒:
“家長讓你去學習的,不是讓你吃帝王蟹的!”
“家長辛辛苦苦供你讀書,你倒好,在學校吃帝王蟹!”
還有人擔心帶壞學校風氣。
實話說,初看到這個新聞時,我也認為不太合適,大學生生理成熟心智還不成熟,不知道掙錢難,容易崽花爺錢不心疼。
后來的想法就變了:為啥我當年吃不起帝王蟹,你們卻能吃?我反對。
現在的想法又變了:帝王蟹算啥?如果我孩子能考上南京大學,我天天讓他吃帝王蟹,早中晚三餐不重樣的吃海鮮。“你來點菜我來買”。
高考前,孩子:爸爸,我考上南京大學能不能吃帝王蟹?
我:沒問題。
高考后,孩子:爸爸,我們南京大學食堂有帝王蟹,能不能吃一次,和同學合買的?
我:沒問題,我再給你打點錢,怎么著也要配點紅酒。
另一個場景,高考前,孩子:爸爸,我今年頂多考個大專,高考后能不能吃帝王蟹?
我:你自己去工地搬磚掙錢。
南京大學在河南的錄取分數估計在680分,一般人考不上。能考上南大,吃個帝王蟹算啥。
![]()
當然,想在學校食堂吃帝王蟹也不容易,每天只供應一只,而且需要預約,原因是養蟹的玻璃水池空間有限。
據說這還是因為該校海鮮檔口開業才有的,該食堂檔口除了999元1只(4.2斤)的帝王蟹,還有158元1只的波士頓龍蝦、68元1條的石斑魚可供選擇。
和輿論的批評不同,學生們對于食堂供應帝王蟹表示驚喜:
“味道不錯,蟹很新鮮,不輸外面餐廳的。”同日,該校一名大三學生也興奮地向記者分享,他也吃到了食堂的波士頓龍蝦和石斑魚。“龍蝦不收加工費,好吃。學校能提供帝王蟹,我很高興……這一年食堂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我以南大為榮!”
當然,也有媒體認為應該給予大學食堂一定的探索空間。
因為媒體沒有把視線只盯著帝王蟹,就像評價一個人,不能只盯著他也會拉屎,也觀察到,這個檔口還提供價格較親民的海鮮,如10元1個的生蠔,40元1斤的沙蝦。海鮮可選擇的烹飪方式多樣,包括白灼、蒜蓉、椒鹽等。
而且,大學校園不是封閉的,即使食堂里不提供,校園外也有。很多時候是,真吃過了,見識了,他也就不會被迷惑。都是初中生高中生顯擺自己性經歷,你見有已婚的人顯擺的嗎?你越禁止他越好奇。他已經到了這個年齡。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讀書期間戀愛,剛畢業就結婚了。
大學不是初中高中的延續,在一定程度上是走向社會的過渡。既然是過渡,有社會化行為并培養他們的社會化行為才是正常的。
不過,這些說法都沒實際意義了,因為引發輿論后,南京大學迅速回應:取消!
![]()
創新就是這么被閹割的。
其實,也不光帝王蟹,有一段時間(是有一段時間,科舉考試和現代大學出現后的幾十年不這樣)大學生不準談戀愛,不管多大年齡。
好奇怪啊,同齡人不讀大學的可以生孩子,因為是學生不能談戀愛。談戀愛能直接開除學籍。
后來不再管這事,輿論視為洪水猛獸。
后來發生性關系、公開同居也不管了,輿論又視為洪水猛獸。
再后來允許在校生結婚,給博士生提供夫妻房,輿論倒是淡定了。
因為懶得討論,也知道反對沒用。
反對沒用就不反對了。
這兩年言論超窄,就是因為只要看到有極左的人反對,不管合不合法扯不扯蛋,都趕緊改,給了他們信心。
這兩年,國內大學在倒退:比如北大清華外人不好進了,比如不少大學開始早晚自習,還打卡……
以至于連清華的學生也覺得很正常。
有時間可以去香港大學看看,不光能自由出入大學校園,你還能進入他們的教學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