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一大早,家住寶山區廟行鎮藝康苑的張阿姨送完孫子去“藝學堂”上手工課,轉身走進“共藝匯”黨群服務站的“智享銀齡”區,和老鄰居們品茶對弈。不遠處,孩子們在新建的兒童樂園里嬉戲,年輕人在智能健身步道上跑步,外賣小哥在“暖途藝家”驛站歇腳充電……
![]()
眼前這幅溫馨畫面,很難讓人想到,不久之前這里還是一處活動空間狹小、公共設施陳舊的閑置空間。一位老住戶坦言:“以前在小區里走累了,連個歇腳的地兒都沒有。老人們想下個棋、聊個天,孩子們想跑一跑、玩一玩,都沒個去處。”
一個不起眼的社區角落,如今卻成了居民口中“不想回家”的黨群陣地。轉機,源于一場“全齡友好”的煥新升級。
一場“聽見所有人聲音”的
陣地改造
![]()
“共藝匯”黨群服務站的煥新過程,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重新排布,更是一次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生動縮影。
在整個改造進程中,居民區黨總支發揮“兩區共治,雙向賦能”聯動工作機制的獨特優勢,善用“五藝四康”工作法,構建了一個開放、包容的參與平臺,讓每一個人都能各抒己見,讓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其中。聚焦陣地空間布局、功能設置、環境營造、服務內容等關鍵議題,邀請職能部門、社區達人、居民代表,多次召開“共商共建共治”聯席會議,充分征詢居民意見建議。從藍圖到現實,歷經數輪反復修改與精細完善,這個凝聚社區最大共識、彰顯“全齡友好”理念的“共藝匯”黨群服務站,終于在藝康苑落地生根。
“全齡友好”不僅是口號
更是行動
![]()
“共藝匯”設有五個功能各異的主題空間,覆蓋全年齡、各個群體。有展現社區治理的“藝·展廳”,服務于低齡兒童的“藝學堂”親子樂園,服務快遞外賣小哥的暖途藝家,也有讓老人老有所享的“智享銀齡”,還有社區達人最愛的“匠人工作室”。
藝·展廳
![]()
這里是社區治理的“智慧墻”,記錄著“五藝四康”工作法的點滴成果。
暖途藝家
![]()
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的“暖心港”,充電、飲水、歇腳一站式搞定。
智享銀齡
![]()
老人的“樂活驛站”,棋牌、茶藝、智能手機課一個不落。
藝學堂
![]()
親子家庭的“快樂園”,閱讀、手工、派對陪伴成長。
匠人工作室
![]()
社區達人的“才華秀場”,書畫、編織、配鑰匙……樣樣有人教、有人學。
“街社共融”帶來了優質服務
更帶來了治理力量
![]()
“以前覺得居民區和周邊商家是‘各過各的’,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我們不僅能在‘共藝匯’參加公益課程,還能在‘益路共康 鄰里悅市’市集上買到周邊商家的優惠商品,實在太方便了。”居民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藝康苑“街社共融”模式帶來的新變化。
![]()
在建強“共藝匯”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通過“合伙人”機制吸引臨街商戶“以場地換服務”,引入書法、手工等公益課程,每兩個月舉辦一次便民集市,在家門口就能理發、量血壓、測血糖,進一步豐富了服務供給。于是閑置空間用起來了,商戶服務多起來了,居民評價也好起來了。
而最讓人暖心的,莫過于“暖途藝家”驛站的設立。這里不僅是戶外工作者的“充電站”,更成為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起點站”。不少外賣小哥、快遞員主動擔任“流動網格員”,從“匆匆過客”變成“社區治理合伙人”。
居民“當家”
這里每個人都是“主角”
![]()
“共藝匯”黨群陣地的煥新,不只是多了幾間房、幾把椅子,更是社區治理理念的一次升級。它讓老人有了去處,讓孩子有了樂園,讓戶外工作者有了港灣,讓有才之人有了舞臺。
![]()
“在強化功能設置的同時,我們還搭建了‘藝康佳談議事會’‘小杜幫儂忙’等人人參與的協商議事平臺,讓每個人都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對于這一治理理念的升級,黨總支書記介紹道。
空間雖小,格局卻大;服務有界,人心無界。“共藝匯”黨群服務站用一方小小的空間,傳遞出無限的溫暖,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區,正破繭而出,煥發新生。
通訊員:龔薇
編輯:王之儀(實習)
資料:廟行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上觀號作者:上海寶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