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正值秋糧收獲的關鍵期,青浦區稻谷烘干工作正有序推進,各糧食烘干中心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全力搶烘,以防秋糧霉變,最大程度解決周邊糧食種植戶“曬糧難”“存放難”的問題。
![]()
在上海青西綠色大米儲運有限公司,五臺十米高的30噸級“麥稻之星”先進烘干設備“火力”全開,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正在加快烘干剛剛收獲而來的稻谷,兩旁依次是熱風爐和清糧機,再加上除塵、輸送等設備,組成了現代化糧食烘干作業流水線。經過烘干系統一系列自動化處理后,最終變成顆粒干爽、色澤鮮亮的達標糧,烘干后的稻谷存入糧倉備用,整個流程高效順暢,盡顯機械化作業的優越性。整個流程高效順暢、無縫銜接,盡顯機械化作業的優越性,不到24小時就能完成從“濕糧”到“達標糧”的轉變。
![]()
![]()
“客戶送來的濕稻谷水分含量大概在28%—30%,我們會根據需求通過烘干作業把水分降到14.5%-15%,一個烘干周期差不多24小時。”上海青西綠色大米儲運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家聰介紹,稻谷烘干后還會進行抽風降溫,之后可以根據農戶的需求安排碾米作業,“現在是農忙高峰期,每天烘干任務有150噸,碾米量也能達到60至70噸。”
這樣的高效服務,讓周邊種糧企業受益匪淺。上海自在青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練塘鎮種了2200畝水稻,今年主打品種“青香軟526”正在陸續收割。
![]()
“目前水稻收割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多虧了這個糧食烘干中心,我們可以按計劃安排收割、烘干和稻米加工等工作,省了不少心。”公司生產部負責人馮文曉說,田塊離加工儲運中心近,運輸途中能減少時間差,避免稻谷在運輸中受潮,更關鍵的是,中心的綠色加工標準與企業的綠色食品定位契合,“我們的稻谷不是當天全碾完,中心還有冷庫可以幫忙儲存,解決了我們的倉儲難題,質量安全也有保障。”
![]()
秋糧收獲期最怕陰雨天氣,一旦稻谷晾曬不及時,很容易霉變。為守住“顆粒歸倉”的底線,烘干中心提前加大設備運維力度,安排人員24小時輪班,確保設備不停機、烘干不斷檔。
“哪怕遇到雨天,也能保證濕糧及時烘干,不讓農戶的辛苦白費。”吳家聰說。除了烘干,這個綜合加工中心還藏著“全鏈條服務”的實力:不僅能提供糧食烘干,還有2座1500噸鋼板原糧倉、2000余平方米原糧準低溫庫和大米低溫庫,能精準保障稻米口感與品質;同時具備綠色大米(米粉)加工、包裝、運輸能力,日產1噸米粉的生產線與年產2.8萬噸優質精米的產能,可帶動周邊糧食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
![]()
“從稻谷烘干到倉儲、加工,再到最終產出安全營養的大米、米粉,我們想通過全產業鏈管理,讓糧農不用再愁‘豐收后怎么辦’。”吳家聰表示,未來還會繼續優化服務,通過各產業鏈的綠色協同,實現“綠色優價”,讓更多農戶享受到現代農業發展的紅利。
記者:魏阜龍(首席)
攝影:魏阜龍(首席)
編輯:趙凌云
責任編輯:王陽(首席)
終審:張婧(特聘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