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今天,2025學年第一學期杭州市高三年級教學質量檢測(簡稱一模)拉開序幕。
這次檢測因為是全市統一出題,大家普遍都比較重視。
上午的語文考試結束后,作文題目出爐,大家一起來看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面對這個日益豐富多樣的世界,人們需要思考:我能意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嗎?我能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嗎?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這樣的題目怎樣入手寫會比較好?怎樣的作文能得高分?在高考沖刺階段,如何準備高考作文?我們邀請杭州高中名師,針對一模作文題和后續作文備考提了一些建議。老師們都認為,高考作文想要背誦幾篇范文來應對,是完全不行的。
有位高中老師說,有同學參加中考是背幾篇文章下來,但高中作文不行,如果你沒有回應命題材料,一篇文章在60分中最多得30-35分。一定要圍繞命題材料來寫,不能自說自話。
高分作文需要進一步追問
杭十四中鳳起校區語文組長盧春輝老師
這道作文題屬于新材料作文,核心聚焦 “認知局限”與“探索可能性”,要求考生結合自我與世界的關系展開思辨,屬于“思辨類” 作文題型。寫作材料給出兩個開放性問題,而非明確觀點,需要考生自主構建邏輯閉環。兩個問題 “認知局限” 與 “探索可能” 存在內在關聯,并非孤立,需體現二者的辯證關系。
要入手寫作,需明確題目的核心指向,避免偏離主題。學生首先需要對背景適當展開,關于“日益豐富多樣的世界”,學生需要聯系當下時代背景,對自我認知進行思考。文題由兩個問句構成,兩個問句存在聯系。能意識到自身認知局限,是探索更多可能的基礎,這兩者本質上是“打破邊界”和“拓展邊界”的先后關系。
第一個問題,如何意識到自身認知局限?意識到局限,是主動為認知破局的前提,啟示我們不能困在固有信息里,甚至陷入“信息繭房”。為認知破局,可以采用主動接觸“異質信息”、直面“認知沖突”、調動自身“元認知”來實現。
“異質信息”可以是與自己專業、領域、觀點完全不同的內容,比如技術從業者讀人文,文科生看基礎科學科普。而當產生“認知沖突”時,通過追問、反思,可以復盤自己,調用“元認知”來判斷、分析、總結,進而實現突破“認知局限”。
第二個問題,如何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在意識到局限后,關鍵是破局來探求新的可能,將“認知缺口”轉化為“可能性升華”。探索與發展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建立在已有認知上,在不斷突破認知邊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可能性。
那么在考試中,什么樣的作文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分數?
高考作文評分側重 “思想深度、結構嚴謹、表達生動”,滿足以下三點更容易得高分。
首先,高分作文不會只停留在 “要突破認知局限” 的表層,而是會進一步追問:有哪些方面的認知局限存在?突破認知局限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阻力?
其次,論據有 “融合度”,而非堆砌。論據與觀點要深度融合:每個案例都要緊扣 “認知局限是什么”“如何探索”“帶來了什么改變”,避免 “案例擺完就結束”。
再次,語言需要有 “辨識度”,用詞要精準,表達要嚴謹。段落過渡要自然,段落間可以用 “不僅如此”“然而”“反觀當下” 等詞語銜接,體現邏輯流動,避免生硬轉折。
現在進入高考沖刺階段,如何備考高考作文?首先,要強化審題訓練,避免偏題,對于材料中的核心概念,最好要進行界定以明確寫作任務。
1.2025年高考作文真題對考生的審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需要對近年的高考作文題作認真的梳理與歸納,對各類作文類型了然于心。
2.避免行文扁平化,加強段落邏輯訓練;加強段內行文句式訓練,運用“觀點+闡釋+例證+分析+結論”五步法。多使用邏輯連接詞(如“固然…但更…”“不僅…更是…”)。
3.最后幾個月的關鍵:減少泛泛而談,精準打擊薄弱環節。通過“審題-結構-素材-表達”四步閉環訓練,重視考后的重寫訓練,針對考場上暴露的問題進行“精準打擊”。
理清題目中兩者的關系很關鍵
杭州市余杭高級中學語文老師 吳麗麗
在審題立意上,可以從下面的方向入手,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追求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人類社會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個體不斷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的基礎上的。
從科學探索到藝術創作,從體育競技到社會改革,每一次的探索與發展都意味著對可能性的重新定義。這種探索與發展不僅能夠推動個人成長,也能為社會帶來新的活力和創新。
然而,意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同樣重要。在某些情況下,接受現實可能是更明智的選擇。例如,面對某些無法改變的外部條件,強行突破可能會導致精神的挫敗。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并尋找其他途徑實現個人價值和目標,可能是一種更為實際和有效的策略。
辯證地看,意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與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的策略。在某些領域,如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不斷挑戰自我、突破限制是必要的。這不僅能幫助我們實現潛能,還能增強自信和適應能力。
但在其他領域,如人際關系,過度的追求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這時,接受自己認知的局限性,調整期望和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我們還需要認識到,意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與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并不是孤立的過程,而是相輔相成的。
在意識到自身認知的局限的同時,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潛力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突破。同樣,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發展,我們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認知的局限性,因為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對自我認識的深化。
總而言之,面對自身認知的局限性,我們既需要有勇氣和決心去突破,也需要有智慧和謙遜去接受。這種平衡的策略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探索與發展時保持堅韌和靈活,也能夠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從容和充實。
考場作文本質上是一種炫技
把自己的閱讀積累炫給老師看
杭州高級中學貢院校區語文備課組長廖潔老師:
一篇好的作文,要呈現高階思維過程,彰顯優秀的表達,傳遞人文價值,這是考場寫作永恒的追求。
考場作文本質上是一種炫技,你要把自己從小到大的閱讀積累全部炫給老師看。
素材,就是指事例加上名人名言。其原則是要適當,要新穎,要簡潔,要有適當的闡發。
所謂新穎,可以是熟悉的人新的事情,也可以是新人新事。現在不要再寫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這些陳舊的素材在你的作文中出現,會讓老師覺得你沒怎么讀過書。
一般來說,我們推薦偏向文學、文化、科學、哲學、歷史方面的素材,尤其是哲學素材,是最高端的素材。一般不推薦娛樂圈、二次元界、異鬼界、英雄聯盟界、傳奇界等。
接下來,高考越來越近了,高考作文可以重點關注五大類主題,具體包括人生成長類、文化傳承類、科技人文類、家國情懷類和價值思辨類。
沖刺高考階段,建議考生們每次考試后,對自己做個復盤,某種作文要怎么寫,有針對性的備考,不要去猜題目,這個概率太小了。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你的作文訓練常態化。每次寫作,都去思考這5大類型,慢慢地,你看到新的題目也不會慌張,自然就把題目分類了。
要緊扣沖破認知局限
和探索發現全新世界的辯證關系
杭州第七中學高三語文老師王開杰:
今年的一模考試作文,旨在讓學生思考在日益豐富多樣的世界中,如何突破自身的認知局限,探索與發展全新的可能。
學生需要思考導致自身認知局限的原因,它既可能是生活環境的局限,也可能是思想觀念的局限。這些局限都會讓人們用狹隘的眼光看待世界,從而片面單一地認識世界,產生認知偏差。
例如,在當今時代,大數據會推送一些我們感興趣的話題,但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們的眼界,久而久之我們會失去全面多樣地理解世界的能力。
學生在審題立意的過程中,要緊扣沖破認知局限和探索發現全新世界的辯證關系,思考突破認知局限對于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可能的價值意義。
學生在審題立意時可能會出現只談“認知局限帶來的危害”的情況,或是僅思考“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擁有更多探索與發展的可能”這一話題,割裂兩者之間的聯系。
兩個角度都要涉及
建議分層次來寫
一位重高的語文老師說:“看到這個題目,感覺比較現代。新高考的特點是講究情境,將學生與真實的生活情境相聯系。
這個題目讓我想到,人工智能發展后,社會在不斷變化,而我處于這樣的世界中,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局限。”
題目里有兩個問號,她建議可以對應著分兩個層次寫:
一是在多元化的發展中,我有哪些局限,會帶給我哪些問題,要做一個有省思的人。
二是你看到了自身局限后,能往哪里走。世界多樣,時代多元,在已有局限的情況下,自己如何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和可能,展現積極的一面。
“一般來說,兩個角度都要涉及,不能只寫一個。”這位老師說,現在的高中生,生活經驗比較單一,反思也比較受局限。出題老師是在引導大家多關注,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里,自己怎么做更合適。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黃鶯 張娜 郭婧
編輯 潘俐
審核 張倩 鄒瀅君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