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機場的“醫護人員綠色通道”火了,可評論區的醫生們卻集體沉默——不是不想走,是“不敢走”。
![]()
這條通道本該是暖心的勛章。憑醫護卡就能優先值機、安檢、登機,杭州機場從2023年1月就開始的這項服務,本意是讓這群“生命守護者”在奔波中少些疲憊,多些被看見的溫暖。
可當“優先”二字撞上現實,卻成了扎在醫護人員心口的刺。
“要是飛機上有突發病情,我去不去?”廣西高鐵上醫生救人反被索要醫師證、全程錄像的陰影還在;評論區里“被患者家屬踹開”的醫生還在委屈。
救吧,怕。怕救不活被家屬追責,怕操作流程里哪步沒做到位成了 “把柄”。有同行總結得扎心:“輕癥用不著,重癥救不了,去了只能當背鍋俠”。這話聽著刺耳,卻是血淋淋的現實。廣西有個醫生在高鐵上救人,本是出于本能,結果列車員追著要醫師證,還讓他寫情況說明書、簽字畫押,連車票和身份證都要拍照存案。更寒心的是,有人在旁邊默默錄了全程 —— 醫生的善意,反倒成了別人 “自證清白” 的鏡頭?
不救吧,更怕。怕被貼上 “沒有醫者仁心” 的標簽,怕輿論的唾沫星子淹過來。
![]()
有網友說 “脫了白大褂,他人生死與我無關”,這話多冷漠啊,可背后藏著多少無奈?還有人急救時被患者家屬一腳踹開,誰能不寒心?
民法典184條寫得明白:自愿緊急救助造成損害不擔責。
可現實里,醫療糾紛動輒百萬賠償的案例、高鐵上“救人要自證清白”的流程、家屬一句“你救不活就是殺人”的指責,早把“好人法”的紙面保障撕得粉碎。
![]()
![]()
醫生們怕的不是“優先”,是“優先”背后被架在道德高臺上的無路可退——走了通道,信息被鎖定;遇到急癥,不去是“冷漠”,去了救不活是“失職”。
這哪是“特權通道”?分明是“信任考場”。
可我們更該看見:當醫生因職業暴露急需就醫時,快速通行能救命;當他們因航班延誤無法及時到崗時,優先登機能守住更多人的生命線。
這通道不是“破壞公平”,是用制度為善意兜底——它讓醫生敢在高鐵上出手,敢在飛機上施救,敢在陌生街頭停下腳步。
重建醫患信任,需要“好人法”的法律底線,更需這樣的“溫暖通道”傳遞社會溫度。
它不該是“特權”,而是“認可”——認可醫生的專業,更認可他們的不易。
下次再有人問我“敢走嗎”,我想我會說:“走。但更盼著,有一天不用走通道,也能理直氣壯說‘我是醫生,我來救’。”
畢竟,我們穿白大褂的初心,從來不是“走捷徑”,而是“敢救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