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春,以研究女性問題知名的河南大學李博士(教授)來訪。她帶給我一個消息,說北大和社科院有一批哲學、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和美學碩士、博士們十幾個人,秘密群集某地開了一個會。會上只議一題,就是打倒混蛋何新。曰:此人沒受過正規教育,而手伸得太長,太狂,屬于江湖學匪,須給他點厲害嘗嘗,使之知道我輩存在,懂得天高地厚。(這批人后來許多也成為學界名人了。)
李博士告訴我,你這回可是危了。但是她表示愿意幫我一把。
我笑著對她說:“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是多么強大,盡管讓他們放馬過來,我要看看他們如何打倒我呢?”
她說:“你別臭美,他們已約好很快就會在各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一批有份量的東西,從幾方面批倒批臭你。”
我說盡管來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我就等著吧!至于幫忙,大可不必。
后來《歷史研究》、北大研究生學刊(創刊號)、《中國語文》、《讀書》、《文藝報》等主流學術刊物,果然發出了一大批“批何”力作。
特別是《歷史研究》雜志在頭版頭條發表王x中博士等人批我的《諸神的起源》文章。該文特別針對我書的副標題“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稱中國古代根本不存在太陽神和太陽神崇拜。
我知道這就是所說的“批何攻勢”席卷而來了。但讀讀那些批判我的大文,實在乏善可陳,又酸又臭而無甚高論。雖然是年輕人作品卻充滿發霉味的書呆子氣息,并無學問。
我認為自己也并不高明,若一一反駁則又很棘手(費功夫),會很累。
為了省事,我就寫了一張紙條送到歷史所交給王x中,大意是:你的狗屁文章,懶得理論。但我想約你見面,想揍你一頓。
我少年時代在街頭拜師。練過武術拳腳。后來在東北的機械廠打過鐵,有一身硬肌肉。文革后期參加武斗,對付三兩個人沒問題。
沒想到文人難纏。王某不僅不赴約,而且竟然拿著我這個條子四處告狀,還發到海南一家小報上說何新很暴力,要起訴我。
這時我正在由助研申報晉升副研。約架此事一時成了社科院的沸點。我的好友、院辦主任楊潤時把我找去罵一頓,說:“你的副研這回泡湯了!把院領導氣得夠嗆!你真敢干,不打筆墨官司,要打霸王拳?”
我說他們這群孫子是合伙整我。他說你傻啊,腦子灌水了。
當時我被某機構提名入選全國青聯領導機構,因社科院組織不同意而被除名。
社科院里輿論沸沸揚揚的。
幸虧不用坐班,平常我耳朵里聽不到,但是例會碰面上班的日子,卻能感覺得到他人異類的目光,如芒刺在背也。
我自己回去想想,覺得此事不能不做 答復 。于是又把那位王博士的大作細讀了幾遍,寫了一篇針對其攻擊的逐點回應答復,也交給《歷史研究》雜志,請求其發表。
《歷史研究》當時是丁偉志先生主管。丁先生曾經也在黎澍手下工作過,對我的情況非常了解。他是一位厚道人,所以不管風風雨雨,還是把我的答辯也原文在《歷史研究》登出了。
我這個答辯的字數并不多,是王博士大文的四分之一不到,沒有廢話,也不發表任何議論,只是針對那位博士所挑揀的我書中所謂的“硬傷”,引經據典一一地作了答復。我只是證明我的論點持之有故,中國古籍中關于日神崇拜的記述不少,所以所謂硬傷并非我的錯而是這位博士孤陋寡聞,讀書不廣博而已。
此文后,我又寫了幾篇短文回復其他幾個挑戰者。遂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軒然大波安然消退,學界回歸平靜了。
王博士批何之作與我的回復,199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何新批判》一書中有全文收錄。
此次爭論的20年以來,中國考古學界出土了不少遠古文物及遺址,皆與太陽神崇拜有關,著名者如新疆小河村太陽墓地以及巫山三峽太陽神圖騰,以及漢代繪畫中多見的伏羲女媧日月神圖騰等等。
蓋中國遠古曾經存在太陽神崇拜,現在已成為學界普遍之共識也。
至于《諸神的起源》,有多種文字,印行了三十多個版本,今年香港中華書局又出了一個最新繁體字版。(淘寶香港中華書局專號有現貨)。
一本晦澀的學術之書,竟然賣了近百萬冊,我不知道還有沒有第二種如此。
——這群當年集會的官科龜孫們現在也都老而退休了,讀此文憶舊可會氣死嗎?
老何舊事雜憶·社科院
2022-11-09 04:41:44
標簽:雜談
博客舊文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