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的“2025年10月28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官網更新信息楊振寧遺孀翁帆正式受聘為該校講師,研究方向為西方建筑史與近現代建筑理論”的消息被大眾廣泛關注。
11月5日,記者搜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官網,并未在師資板塊中看到翁帆女士的名字。
![]()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建筑系師資團隊
![]()
據悉,翁帆女士2011年入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2019年獲建筑學博士學位。2018曾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師一起翻譯《塞利奧論建筑——第六書至第八書》。塞利奧的這本著作是歐洲16世紀重要的建筑著作之一,在西方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此前,據極目新聞報道,2025年10月28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官網更新信息,楊振寧遺孀翁帆正式受聘為該校講師,開設選修課程《近代建筑田野調查》,研究方向為西方建筑史與近現代建筑理論。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就此事回應極目新聞記者時表示:“講師屬于教學科研崗,非編制,需通過院、校兩級學術委員會評審,流程與普通候選人完全一致。”
此外,翁帆是清華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工作內容是系統整理楊振寧先生2000-2022年的手稿、郵件、批注等珍貴資料,以及編纂《晨曦集》續編及楊振寧學術全集。
翁帆還擔任楊振寧先生生前設立的“青年建筑史基金”管理人,負責項目篩選與評審。
清華校方表示,翁帆對楊振寧生前未公開手稿、資料的整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任職亦被視為學術傳承的一部分。
據公開資料顯示,翁帆女士擁有跨學科的復合學術背景與卓越的學術表現。她于1994年進入汕頭大學英語專業學習,2002年攻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碩士學位,2011年攻讀清華大學取得建筑學博士學位,展現出從語言文學到建筑學的跨領域學術軌跡。
在學術研究方面,她近年來成果豐碩:2019至2023年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建筑史》《建筑師》等CS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其中3篇被A&HCI國際權威索引收錄。其代表作《約翰·索恩穹頂“初始原則”再探》獲得國際學界認可,被劍橋大學教授Rowan Moore引用并收錄于2022年新版《Architectural Encounters》專著。
同時,她在學術翻譯領域建樹顯著:2008年獨立翻譯楊振寧教授文集《曙光集》;2018年主持翻譯16世紀歐洲建筑經典《塞利奧論建筑》;2023年起主持翻譯前沿著作《Quantum Narratives in Architecture》,持續推動建筑理論的國際交流。其學術實踐充分體現了跨學科的研究視野與國際化的學術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