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秋冬交替,氣候漸漸寒冷。而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的智慧牧草工廠內依然暖意融融、綠意盎然。鮮嫩的牧草從自動化生產線源源不斷輸送出來,平價直供周邊農牧戶,徹底打破北方冬季“鮮草難尋”的困局。“空中草原”開拓了“冬季牧場”,一條由智慧牧草鋪就的鄉村振興幸福之路,正在冬日草原深處徐徐延展,詮釋了科技賦能草畜產業、破解生態與發展難題的生動實踐。
![]()
作為北方生態脆弱帶的重要節點,巴林右旗曾長期受困于傳統草畜產業的發展瓶頸:天然草場產草量有限,季節性供需矛盾突出,養殖戶面臨“冬春缺草、夏秋浪費”的窘境;傳統飼喂模式不僅成本高企,更因過度放牧加劇了草場退化,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一度難以平衡。破解這一“兩難”,成為當地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課題。
![]()
![]()
錨定“生態優先、產業升級”目標,幸福之路蘇木通過精準招商,引進赤峰木林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總投資2500萬元的智慧牧草生產加工基地,為草畜產業裝上“科技引擎”。基地采用立體無土栽培與自動化環控系統,實現牧草種植“周期短、產量高、效益優”的突破——從播種到收獲僅需7天,日均產鮮草15噸,年產量達5475噸,產能分別是傳統種植的200倍、天然草場的2000倍,真正實現“寸土生寸金”。同步建成的秸稈加工與發酵一體化生產線,每年可消化秸稈1萬噸,通過微生物技術將干物質利用率提升至78%以上,年產標準化飼草包1.8萬噸,能滿足2.5萬只羊單位的飼喂需求,構建起“種植+加工+供給”的全鏈條產業閉環。
![]()
如今,智慧牧草工廠已成為撬動當地發展的“黃金支點”,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深度融合。經濟上,平價優質飼草直供到戶,不僅降低了養殖成本,更通過科學飼喂提升了畜產品品質,讓農牧民的“錢袋子”實實在在鼓起來;生態上,充足的飼草供給為舍飼圈養、禁牧休牧提供了堅實保障,有效緩解草場承載壓力,推動草原生態持續向好;社會層面,“黨委統籌+基地生產+公司配送+農戶參與”的模式,既壯大了嘎查村集體經濟,又為農牧民提供了穩定就業崗位,實現“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雙贏。
![]()
![]()
從“靠天養草”到“科技種草”,從“生態困境”到“綠色發展”,巴林右旗的智慧牧草產業,不僅破解了北方草原地區草畜產業的發展難題,更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產業振興協同推進的有效路徑。這一實踐,正是當地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注腳,為北疆草原地區以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巴林樣本”。(李富 蔡云飛)
圖為:10月31日,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農民正在進行大棚種草作業。(李富 攝)
來源:法制新聞聯播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