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裴龍翔
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區,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集聚著285幢商務樓宇、50萬名職工。這里猶如一顆強勁搏動的心臟,向世界泵送著中國的金融血脈。
非公企業占比高、職工需求多元、工會覆蓋難度大……高效運轉的樓宇之中,傳統與新型工會工作難題交織呈現,考驗著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工會精細化管理和服務的智慧。
怎樣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將溫暖傳遞給職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工會創新構建樓宇議事會基層治理平臺,通過“需求眾籌、資源整合、項目轉化”三張清單機制,健全“開發區總工會—片區工會聯合會—樓宇企業工會”三級組織架構,讓工會工作體系在每棟商務樓里扎下根,職工服務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
打造樓宇綜合服務生態圈
“在樓里就能實現醫保配藥,不用再特意請假,太體貼了”“暑假開設了暑托班,照顧孩子不頭疼了”“戲劇品鑒、樂團演奏,國風集市,樓里的文化活動讓人眼花繚亂”……這樣的連連稱贊都來自陸家嘴的白領職工。是怎樣的舉措打動了他們?
答案就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工會通過樓宇議事會平臺建立的常態化需求征集機制里。該機制通過每月組織“掃樓”行動采集職工訴求,形成涵蓋黨群服務、樓宇治理、文化活動等6大類累計2400余項的“需求清單”,同步整合上海市總工會“工會夜校”課程庫、浦東新區總工會“公益樂學”配送資源及政府職能部門支持形成“資源清單”,最終轉化為“職工書屋”“親子暑托班”“愛心媽咪小屋”等160余項“項目清單”。
需求清單精準導航、資源清單火力全開、項目清單高效落地——三張清單機制已服務白領超過26萬人次,窗口累計辦理各類事項及咨詢3.6萬余次,開展文體活動1100余場次,餐廳就餐人數超過14.8萬人次,切實將工會服務從站點延伸至“電梯等候間”“外賣取餐點”等末梢場景,實現工會服務與職工需求的“零時差對接”。
為更好服務職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工會還在寸土寸金的陸家嘴“三高”地下空間打造1500平方米樓宇職工服務綜合體,按“六有標準”整合市民中心、教育培訓、文化活動、白領餐廳、樓宇衛生、品質生活六大功能區,實現核心區全覆蓋。
構建勞動糾紛多元化解體系
地處金融核心區,陸家嘴里的一幢樓,幾乎就是一個“豎起來的社區”。這樣的特點使維權工作格外復雜,同在一幢樓里工作的,既有各類高端人才,也有保安、保潔等普通的勞動者。如何第一時間響應他們的維權需求?
“要做職工群眾看得見、找得到、信得過、靠得住的‘娘家人’和主心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工會主席朱德兵表示,區總工會把職工服務站建在樓宇,將工會維權部門下沉到職工服務站,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設立浦東新區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解中心工會分中心陸家嘴工作站。站點通過“平臺聯、陣地聯、信息聯、機制聯、力量聯”五聯促調機制,整合司法、律所、公安等資源,積極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工會實踐。
工作站成立3年以來,累計參與調處區域勞動糾紛案件2000余件,案件調處成功率超65%,成功為企業職工挽回1000余萬元的經濟損失,有力維護了區域職工的合法權益,先后被授予上海市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全國工作突出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稱號。日常勞動關系調解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經驗智慧還被編排成情景劇《調調有道》,在區域職工中廣為傳播。
探索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融合新路徑
零數科技是區域內一家高科技企業,從蹣跚起步到逐步壯大,發展的每個關鍵階段都有工會組織的呵護。
“在企業發展初期,工會聯合會協助完成場地選址、工商注冊與政策落地;在企業融資加速期,又通過黨建聯建活動引入銀行,協助其獲得授信;進入平穩期后,工會聯合會利用服務站‘科技角’平臺,組織季度‘同行業技術交流會’及年度‘科技園區集市’,推動其與上下游企業達成技術合作。”企業負責人這樣回憶工會的種種幫助。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工會結合園區內科技中小型企業多的特點、積極探索“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融合”新路徑。通過在職工服務站搭建產業交流平臺,聚焦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求,初創期提供辦公選址、工商注冊、政策申報等“一站式創設支持”,成長期對接金融機構實施“融資護航行動”,成熟期構建“產業交流生態圈”。
如今,該模式已覆蓋園區60家科技企業,實現“企業發展—職工成長—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充分彰顯工會組織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獨特價值。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