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發布“全球50種最佳面包”榜單,中國燒餅(shaobing)赫然在列。這一次,是燒餅繼2024年首次入選之后再次入選。
![]()
評選說明中表示,中國燒餅擁有悠久的歷史傳承,以面粉、水、鹽等基礎食材為原料,經揉制、發酵、烘烤等傳統工藝精心制作而成,掰開燒餅表面點綴著芝麻的外皮,內里層次柔軟分明,麥香醇厚濃郁,是融入中國民眾日常生活、深入人心的經典飲食代表。
外媒這樣描述它:“燒餅以其金黃酥脆的外皮、柔軟筋道的內里,以濃郁香氣征服了全球美食評論家味蕾。”
![]()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紛紛表示:“中國光是燒餅種類,恐怕都不止50種……”
![]()
這么說,或許都有些保守……何止中國燒餅不少于50種,僅在面食大省山西,燒餅的品類就豐富到足以撐起一個“燒餅宇宙”——它們或酥脆掉渣,或軟糯香甜,或咸香適口,形態不一,風味各異,共同編織出一幅千變萬化的餅食地圖~
山西“燒餅宇宙”: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餅?
聽說,在山西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燒餅,而且每一塊餅都裹著山西人的煙火日常,烙刻著歲月的綿長故事。
無論你鐘情于何種形態、偏好哪般口味,都能在這里尋得與之完美匹配的那一款。
靈丘黃燒餅
「靈丘黃燒餅」,是大同靈丘縣的傳統特色小吃,由于餅是金黃色的,因此得名“黃燒餅”。黃燒餅源于清朝中葉,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其色澤金黃,薄如銅鏡,香甜酥脆,油多不膩,咬一口就會口齒留香。
![]()
圖源:1015山西文藝廣播
懷仁糖干爐
「糖干爐」是朔州懷仁當地的特色小吃,被譽為“閃塌嘴”。這款小吃糖分適中,甜而不膩,獨特的中空“設計”更增添了一分神秘感,當你一口咬下,一不小心就會讓你“閃”到。外皮金黃酥脆,內里卻保持著柔軟的口感,每一口都是滿滿的幸福感。它融合了甜與酥、脆與軟,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
圖源:這里是朔州
清徐孟封餅
太原清徐縣,有三種味道聞名三晉:一是山西老陳醋的酸;二是葡萄的甜;其三,便是孟封餅的香。
「清徐孟封餅」,觀之色澤棕黃,食之綿軟清甜。因產地孟封鎮,大家都稱之為“孟封餅”。與其他烤著吃更酥脆的餅不一樣,孟封餅涼著吃更美味,特別適合天氣稍暖時食用。
![]()
定襄黃燒餅
「定襄黃燒餅」,是山西十大特色名餅之一,已有200多年歷史。黃燒餅餅胚均為純手工捏制,是一種面制爐烤的實心扁圓形餅子,配料采用當地極富盛名的神池胡麻油與窯頭山天然蜂蜜等無公害原料調配而成。色深黃,內包擦酥料,皮面由面粉加食油、米粉、肥面和就。蜂蜜抹面,沾以芝麻。
直徑約三寸,厚半寸,整體厚薄均勻,油而不膩,酥而不硬,軟而不緊,甜而不淡,嚼而不粘,具有獨特的香、甜、軟、脆,以及利口等特點。
![]()
襄汾燒餅
說到燒餅,不得不提的就是臨汾的「襄汾燒餅」。
襄汾燒餅制作歷史源遠流長,源于農耕、興于古晉、盛于明清。上世紀90年代,襄汾縣靠著“打餅子”謀生,走南闖北,發家致富。到現在,全縣外出從事燒餅產業的人數達2萬余人,遍及京、津、冀等全國十幾個省市區。
現在,“襄汾燒餅”逐步形成油酥餅、千層餅、麻醬餅、椒鹽餅、糖餅,夾蔬菜、雞蛋、香腸、肉絲的夾心餅等系列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推動燒餅制作工藝、品質和口味持續提升。2023年5月,山西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授予襄汾縣“山西燒餅之鄉”榮譽稱號。
![]()
霍州燒餅
「霍州燒餅」是臨汾霍州傳統的特色小吃,香味醇正,口感特別。
與其他燒餅不同之處是制作燒餅時,餅心內有茴香拌油鹽。面餅搟好后,還要加蓋一個“福”字印記,因餅里有小茴香佐料,所以可調中和胃,理氣止痛。除供人們平時食用外,還是走親訪友的饋贈禮品。
![]()
稷山餅子
在山西“餅宇宙”里,運城的「稷山餅子」可以說是常年穩坐“人氣王”寶座。
色澤金黃,層次鮮明。融麥香、芝麻香、蔥香、油香等于一身,小心翼翼掰開燙手的餅子,表皮酥脆、內質軟糯,夾上蔥炒辣子、鹵肉、雞蛋、麻辣串、牛仔骨等,合上餅子一口咬下,酥脆與鮮香在舌尖綻放!
![]()
除此以外,更有原平鍋盔、臨縣鋤片餅、孝義火燒、聞喜蔥花烙餅、長治紅臉燒餅、芮城石子餅、高平里圪抓……每一塊餅都是當地人心中那份難以割舍的味道。
一個比一個香!山西人咋這么會做餅?
山西的餅做法多樣,且每種都好吃,這當然得益于餅的原料本身足夠美味。
在山西,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傳統的農耕文化,孕育了小雜糧獨特的產品優勢,素有“小雜糧王國”之稱。作為全國優質小麥產區之一,山西中部和南部地區列入華北北部強筋麥區和黃淮北部強筋麥區。
以山西南部為例,運城地處黃河流域,被譽為冬小麥的黃金種植帶,這里的小麥享受著充足的陽光和肥沃的土壤,加之黃河水的滋養,使得運城面粉質地細膩,麥香濃郁。用這樣的小麥做出來的餅,絕對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
除了土壤的先天優勢,山西人制作餅的過程,也像極了一場“美食修行”,他們充分發揮了奇思妙想,煎、烤、攤、炸、烘、烙,“十八般武藝”通通上陣。
和面的時候,得像個化學家,精確地掌握水和面粉的比例;發酵的時候,得像個天文學家,細心地觀察面團的變化;烤制的時候,得像個藝術家,對面的軟硬度、劑子的分量、烘烤的時長等制作要點了然于胸,這樣做出的燒餅才味正、脆香、色澤焦黃、外脆內嫩、后味特別香!
![]()
一塊燒餅,是鄉愁的味道
對于山西人而言,燒餅不只是面粉與水交融后一個小小的面團的成型,更是藏在日復一日中的生活況味,是煙火人間最質樸的注腳。
清晨,它是羊湯碗邊最熨帖的搭檔,酥脆咬開鮮香;中午,夾著鹵肉的燒餅自成豐盛一餐,肉香裹著麥香直擊味蕾;晚上,配著一碗金黃小米粥,軟糯餅塊浸潤其中,讓平凡日子都染上溫暖的底色。
而對于那些遠在他鄉的山西游子來說,燒餅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義,化作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當他們在陌生的城市,與家鄉味道不期而遇的剎那,思念便涌上心頭。當那熟悉的面香在唇齒間散開,他們的心才仿佛找到了歸宿。
那塊小小的燒餅,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一頭連著故鄉的土地,一頭系著游子的心,讓鄉愁有了實實在在的著落。
來源:人說山西好風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