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小時還在鼓動東南亞各國“對抗”中國,美防長突表善意,不僅給中美關系做了新定位,還祈禱上帝保佑中美。但是這短短幾小時內的轉態,卻暴露了美國最害怕的事。
![]()
美防長赫格塞思
日前,與中國防長董軍會晤結束的美防長赫格塞思,在社交平臺上對中國“大夸特夸”。不僅直言“中美關系從來沒有如此好”,還罕見提及“祈禱上帝保佑中美兩國”,這一番表述也被外界視為美國對華釋放善意的最新舉動。
隨著中美元首會晤的舉行,中美兩國關系迎來緩和,不僅達成了各項共識,高層互動也逐漸頻繁。赫格塞斯突然對華示好,其實并不意外,不過是迎合美國當下主流意識罷了。當然,中方樂見美國放下成見,正視中國的發展和強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幾個小時前,赫格塞斯在東盟防長擴大會議上的發言卻火藥味十足。他反復強調所謂的“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威脅地區安全”,并且暗示會向東南亞國家提供軍事技術支持,以協助其“對抗中國威脅”。
![]()
東盟防長擴大會議
一邊對中國唱贊歌,一邊攛掇盟友圍堵中國;前腳求上帝保佑,后腳遞對抗清單。這種分裂表演,與其說是赫格塞思的個人口誤,不如說是美國對華政策擰巴到極致的必然結果。而這番矛盾表態,也暴露了美國最害怕的事情,那就是擔心中國超越美國,又不得不與中國合作。
美國正在掙扎的,是如何在遏制中國影響力的同時,又避免直接沖突。美國深知與中國這樣一個世界大國全面對抗的代價,因而需要設置“護欄”,但同時又竭力限制中國發展,維護自身霸權地位。這也是特朗普、赫格塞思等美國政府高官“朝令夕改”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美防長會議
赫格塞思的溫情牌,本質是美國經濟扛不住的“求救信號”。一方面,美國農業州因中國大豆進口降為零而遭受重大損失,引發大規模抗議;另一方面,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直接沖擊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相互依存的經濟關系使得完全“脫鉤”政策難以為繼,迫使美國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
但是,在安全領域,美國又把中國當成“頭號假想敵”,而南海問題提供了聯合地區國家對抗中國的契機。赫格塞思攛掇東南亞國家強化海上力量,核心就是針對中國構建“亞太包圍圈”,一方面聯合盟友遏制中國,消耗中國精力,另一方面兜售美國軍火,坐收漁翁之利。
![]()
中美會晤現場
總結起來就是,美國想要繼續維持霸權,但是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那個實力。正如《金融時報》所說,美國以冷戰思維開展對華交往既不合時宜,也不可行。特朗普高關稅損害的美國利益,而全球約7成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已超過對美貿易。
這從側面表明,美國試圖構建對華包衛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國際政治不是演戲,靠“祈禱 + 威脅”的組合拳贏不了尊重。美國如果繼續抱著分裂政策不放,赫格塞思的矛盾表演只會越來越多,而美國的戰略困境也會越來越深,上帝也不會保佑一個既想當強盜,又想立牌坊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