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首屆中國文明鄉風大會舉辦。大會圍繞“文明,讓鄉村更美好”主題,搭建文明鄉風建設的社會參與、成果展示、交流學習平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鄉土文化能人、青年人才、正能量網絡名人、縣鄉村基層黨組織代表等齊聚一堂,著眼推動解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共同探討文明鄉風建設的路徑和辦法。
來自上海市寶山區羅涇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鄭曉蓉,作為“鄉土文化能人”代表出席大會,并參加了分會場活動。
![]()
參會感言
鄭曉蓉表示:“作為上海市羅涇十字挑花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參加此次全國文明鄉風大會,我深感振奮與鼓舞。大會上,各級領導對文明鄉村建設的重視與部署,讓我看到了鄉村文化振興的廣闊前景。特別是聽到關于保護傳承農耕文化、加強鄉村文化人才培養的發言,更加堅定了我傳承和發展十字挑花技藝的信心。我深刻感受到,非遺不僅是鄉村的瑰寶,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未來,我將繼續致力于十字挑花的傳承與創新,為鄉村文化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門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在寶山鄉風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中,鄭曉蓉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身份成為文化振興的先鋒。她深耕羅涇十字挑花技藝十七載,將鄉土記憶轉化為城鄉共享的文化符號,為寶山鄉風文明注入鮮活的時代內涵。
![]()
白領跨界非遺路 十七載堅守織就匠心
回溯鄭曉蓉與羅涇十字挑花的緣分,始于2009年一場偶然的社團活動。彼時還是靜安寺商務樓里都市白領的她,在成為“羅涇媳婦”后,被十字挑花內外如一的獨特美感深深吸引——不同于常見的十字繡,羅涇十字挑花每一針的背面都呈均勻一字點狀,正反如一的精妙工藝中,凝結著老一輩手藝人的畢生心血。
從此,她的生活多了一盞“挑花夜燈”:白天照顧襁褓中的孩子,夜里便埋首于挑花史料的搜集整理,纏著婆婆和村里的老匠人請教“絞針”“蛇脫殼”等古法針法,拿著布料反復練習紋樣。初出茅廬參賽便斬獲第四屆十字挑花比賽二等獎的成績,讓她更加堅定了傳承的決心。2018年,39歲的鄭曉蓉做出一個大膽決定:辭去白領工作,全職投身非遺保護。她說,“這門從明末清初傳下來的手藝,是江南農耕文化的活化石,不能斷在我們這代人手里。”
![]()
守正創新破圈 老手藝化身生活美學符號
在鄭曉蓉看來,精湛技法是傳承根基,而讓老手藝融入現代生活才是長久之道。羅涇十字挑花本就源于農耕時代普通人的日常表達,紋樣、針法、材料皆貼近生活,這正是其當代傳播的天然優勢。基于此,她走出了一條守正創新的發展路徑。
立足十字挑花紋樣的幾何對稱特性,鄭曉蓉將其與現代抽象藝術相結合,研發出百余種兼具美學價值與實用功能的文創產品。她深挖長江流域農耕文明中的“趕嫁”文化內涵,將現代人的情感訴求融入創作,讓每件作品都承載著鮮活的文化故事。為打響品牌,她設計專屬識別系統,帶著作品亮相各類非遺設計展、書展和服裝秀,更吸引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副主席佩戴特色挑花兜頭巾為其站臺,引發廣泛媒體關注,僅2018年就獲得主流媒體報道90余次。
為拓寬傳播渠道,鄭曉蓉自學短視頻拍攝、剪輯與腳本撰寫,參與拍攝的寶山融媒體紀錄片《挑花寄深情》廣受好評。她還與東華大學傳播學系合作,系統研究非遺傳播路徑,讓原本默默無聞的羅涇十字挑花一躍成為備受關注的文化爆款。
![]()
在城鄉共融中守住鄉愁走向未來
鄭曉蓉打破“非遺只在鄉村傳”的局限,以多元實踐推動鄉村文化跨地域、跨圈層傳播,讓羅涇的文化基因在城鄉交融中煥發新生。
在校園與高校的雙向賦能中,她的課堂早已超越鄉村邊界:2024年帶領團隊開展28場“非遺進校園”活動,從社區小學到重點高校,她既給孩子們講挑花里的文明鄉風,也同高校師生共同探索非遺數字化保護路徑,將十字挑花的紋樣與針法轉化為可留存、可傳播的數字資源,讓鄉村手藝獲得科技賦能。由她參與編寫的非遺校本教材,更成為城市學校開展美育推廣的樣板,讓鄉村文化反哺城市教育。
在多元交流的廣闊舞臺上,她帶著非遺名片頻繁亮相:從社區文化沙龍教市民制作挑花文創,到各類高規格的研討交流活動,她孜孜不倦傳達著鄉村文化的商業潛力與美學價值。不少城市設計師從挑花幾何紋樣中汲取靈感,融入現代服飾與家居設計,實現了“鄉村靈感激活城市創意”的生動閉環,從村里的記憶變成城鄉的共鳴。
“海派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文明鄉風、激發鄉村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鄭曉蓉表示,作為新一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既要守護好文化遺產的形,更要傳承好背后的魂,用老手藝維系鄉村文化根脈,為文明鄉風建設注入更多智慧與力量。她的實踐生動印證:當鄉村文化潛能充分釋放,新鄉村與現代化城市便能相互映照、各美其美,共同繪就文明發展新圖景。
上海軌道交通19號線有新動作!大吳淞發展再添新動能
居民告別“露天候車”!寶山3路4座新候車亭上線~
寶山有個地方|寶山濱江歷史風貌回望
通訊員:方潔茹
編輯:陸天宇
資料:寶山文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