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機收減損是穩糧增收的關鍵一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做好糧食作物機收減損的工作要求,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理念,有效降低機收損失,今天(11月5日),以“科學減損保糧安,顆粒歸倉促增收”為主題的 2025年上海市水稻機收減損現場會暨大比武活動在寶山區順利舉行。
![]()
![]()
活動設置了水稻機收減損技術培訓、機收減損大比武以及損失率現場測定三個環節。技術培訓中,農機專家詳細講解水稻收割機調試、作業速度控制等關鍵技術要點,介紹不同場景的調試技巧,強化了農機手減損增產的實操技能。“大比武”環節,現場氣氛熱烈。10臺收割機同時開動,機器轟鳴,稻香彌漫,農機手憑著過硬的技能讓“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現場專家和工作人員依據《水稻聯合收割機收獲損失率測定方法》進行實操講解,開展監測調查,完成了機收質量考察。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創新采用了“田間比武+線上直播”模式,突破了常規培訓局限,面向全市農機技術部門、專業合作社以及廣大農戶同步開放。不少農機手通過留言參與現場互動,有效擴大了技術傳播的覆蓋面,提高了機收減損技術的推廣效果。
近年來,上海通過技術推廣、技能培訓和監測評估等多種手段,持續推進全鏈條糧食減損,取得了一定的實效。2024年全市水稻機收損失率平均值降至1.58%,位于全國前列水平。上海將持續推廣機收減損技術,提升農機手的實操能力,走穩糧食“落袋為安”的第一步,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上海力量”。
![]()
當前正是本市“三秋”水稻機收的關鍵時期,市農機鑒定推廣站提醒各區、各單位農機部門重視機具作業前的準備,統籌做好檢查和保養;結合水稻各品種的生育期,科學研判收割時間;優選高性能收獲機具,提高機收質量;合理確定作業路線,選擇適宜作業速度;規范操作方式,降低夾帶損失。
本次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委農機與智能裝備處主辦,市農機鑒定推廣站承辦,寶山區農業農村委、寶山區農機服務中心、上海同新糧食蔬菜專業合作社協辦。
文:趙一葦
圖:杜洋域

上觀號作者:上海三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