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也稱暮秋,菊月,孝親月,授衣月等,這些都體現著這個月份的傳統內涵。其中最為重要的主題便是孝順老人,這傳統在重陽節得到集中體現,其實整個九月都在彰顯孝文化。
轉眼這個月就過了一半,來到十五月半,從月相上來看,此時將迎來月滿,又大又圓的明月高懸于天空之上,將夜空都照得亮亮的。自古以來,滿月都有著特殊的意義,人們經常借此表達思鄉之情。而圓月又代表著美好,所以十五是傳統里祈福的日子。再者滿月對應著“望”的稱呼,其蘊含著“盼望,期望”之意,寄托人們對于團圓美滿的渴望。當然在這樣的日子里也少不了一頓豐盛的筵席,來為人們的團聚助興。正所謂“5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九月十五“月半”來臨,有錢沒錢都準備齊,傳統別丟了,圖個團圓美滿,來看看是哪5樣吧~
![]()
第1樣:小米丸子
家人團聚的日子,要準備丸子類的菜肴來應景,以彰顯團圓美滿之意。屆時可以用小米搭配鮮肉蒸一鍋丸子,金黃好看,寓意吉祥,而且有助于健脾胃,養氣血,增免疫,強筋骨等。
![]()
1、先將小米取出來,清洗兩三遍,把雜質都濾掉,之后在水里泡上半個鐘頭以上,令其自然吸收水分。
2、來處理鮮肉,在溫水中洗洗,剪成小塊后用料理機打碎,其中加蔥姜末,蠔油,生抽,以及些許的鹽,仔細攪拌,混合均勻。把味道調整好之后,再加一勺淀粉,同其攪勻,這樣更容易成型。
3、把小米從水中撈出,放到盤子里,另外在水中戴上硅膠手套,舀一點肉下在手中團圓,再放到小米中均勻裹滿。
4、需要在蒸屜中放上浸濕的紗布,丸子分別擺進去,大火蒸四十分鐘,徹底熟透后即可出鍋。
![]()
第2樣:排骨
在傳統家宴中,排骨也是經常出現的食物,其肉質鮮嫩,不柴不膩,且代表著節節高升,紅紅火火之意。同時九月正是秋冬更替,進補的關鍵時期,屆時吃些排骨,有助于滋補強身。
![]()
1、首先將其剁的小一些,這樣更容易蒸熟。將其先用面粉仔細搓搓,再換清水沖掉并且攥干。
2、放到大碗中,加蒜,姜,沙姜,紅椒碎,切碎的豆豉,醬油,紅薯淀粉,鹽,全部都抓勻混合,裹到排骨上,腌半小時。
3、接著將其放到盤子里邊,盡量薄薄地擺放開,置于蒸鍋中,大火加熱半小時就熟了。出鍋后撒些從蔥花,繼而淋個熱油,即可上桌。
![]()
第3樣:腐竹
豆制品在我們的餐桌上也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屆時可以用腐竹制作菜肴,其代表著富足,多福等內涵。而且味道鮮美又營養,很適合這個季節。
![]()
1、需要早一點將其拿出來,用涼水泡上,表面用碗壓住,可以令其一直浸沒在水里,避免硬芯或夾生。
2、徹底泡好之后,將其分別剪短一些,再換水沖洗兩遍。
3、鍋里放點油,先往里邊倒些配菜,胡蘿卜,青椒,或是芹菜等,在熱油里邊先炒香。再把腐竹放進去。
4、其中加點蒜蓉,醬油蠔油分別倒一點,繼續翻炒一會兒,令其入味,即可關火裝盤。
![]()
第4樣:紅燒魚
沒有什么比一盤紅燒魚更能彰顯吉祥的氛圍了,其象征著吉慶有余。秋冬時節也是吃魚的最佳時機,鮮美肉嫩,有助于補虛解乏,改善體質,增強免疫等。
![]()
1、這里用的是黃魚,需要將其清理好,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到位,并且把水分擦干。
2、一點面粉撒到其表面,均勻裹滿。起鍋放油,徹底熱透后,將其放進去,一兩分鐘后,底部成型。輕輕翻面,繼續煎到焦黃。
3、把魚放到邊上,繼續加蔥姜蒜,醬油醋,鹽和糖都來點,最后加點熱湯,炒勻之后,圍繞著魚咕嘟二十分鐘,其上色切且入味,屆時即可盛出。
![]()
第5樣:柿子
這個時節里,最具代表性的水果當屬大柿子了,再過幾天就沒有了,要抓緊品嘗幾次。其口感和味道都比較獨特,吃起來香甜多汁。俗話說“一個柿子十副藥”,雖然有些夸張,卻突出了其“藥食同源”的屬性,有助于潤肺生津,緩解虛乏,保護視力,增強體質等。更為重要的是,其在傳統里象征著事事順意,非常吉利。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拍圖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