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么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確實很 low。 有人會問,為什么要和日本的高市早苗見面?其實也沒有那么復雜。在 APEC 這樣的多邊場合進行雙邊外交,是很正常的做法。加拿大的也一樣見了
APEC會場里那場半小時的會面剛結束,不少人就琢磨開了:高市早苗這號早年喊著“臺海有事日本可介入”的極右翼政客,為啥還要跟她見這一面?
其實答案特簡單,多邊場合里的雙邊互動本就是外交常規操作,就像同期也見了加拿大代表一樣,既不是給特殊待遇,更談不上妥協,反而藏著“聽其言、觀其行”的門道。
高市早苗的過往實在讓人沒法輕松對待。她以前可是逢年過節就往靖國神社跑,那地方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她卻直言“是表達敬意”,甚至狡辯日本當年的侵略是“自衛行為”。
更碰紅線的是臺灣問題,早年間公開宣稱“臺海局勢關乎日本安全”,明擺著要插手中國內政。也正因如此,她上月上任時,按慣例該到的中方賀電遲遲沒動靜,這態度已經很明確——過往的右翼言行,中方都記在心里。 有意思的是,上任后的高市早苗確實收斂了不少。
原本計劃好的“拜鬼”活動悄悄擱置了,公開講話里開始把中國稱作“重要鄰國”,連施政演說都抄了前任的調子,提“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
這轉變背后全是現實壓力:公明黨因為不滿她重用保守派退出聯盟,執政根基不穩;日元兌美元跌破150,物價飛漲,大米供應都緊張,要是得罪了中國這個重要貿易伙伴,經濟只會更糟。更別提美國還催著她兌現5500億美元投資、把軍費漲到GDP的3.5%,兩邊的壓力讓她不得不放低姿態。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徹底改了性子。
就在會面幾天前,她還在日本-東盟首腦會議上暗戳戳挑事,說對“中國海洋活動深感擔憂”,把臺海問題和地區安全綁在一起,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想討好即將訪日的特朗普,拿“中國牌”換美國的支持。這種當面想談合作、背后又搞小動作的套路,早成了部分日本政客的慣用伎倆。
所以這場十五分鐘的實質交流,更像一次精準的底線重申。會面時特意強調“村山談話”的反省精神,提中日四個政治文件里的原則,就是把歷史、臺灣這兩個核心問題擺上臺面。
高市早苗當場回應“堅持日中聯合聲明立場”,這話聽著順耳,但能不能落地還是未知數。畢竟她剛上任時就說要構筑穩定關系,轉頭就炒作涉華議題,這種反復早有先例。
外交從來不是看一時的表態,而是看長期的行動。高市早苗現在一邊要靠中國市場救經濟,一邊又想抱美國大腿,這種左右搖擺的處境,讓她的對華態度充滿變數。
美方還在旁邊盯著,要是特朗普施壓讓她選邊站,她會不會又故態復萌,誰也說不準。 這場會面把主動權牢牢抓在了手里:給了對話的機會,但沒給模糊底線的空間。
接下來就看高市早苗怎么選了,是真的把“戰略互惠”落到實處,還是繼續玩“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戲。你覺得她的表態能信嗎?日本新內閣真能守住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