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多年前,幾乎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里,都有一個“神器”嗎?
它有著一個敦實的身體,一個大大的把手,“啪”的一聲打開,預熱時紅色的指示燈亮起,不一會兒,整個廚房里就飄滿了雞蛋灌餅的焦香、韭菜盒子的鮮香,或者是烤肉的滋滋聲。沒錯,它就是電餅鐺,在那個年代,誰家要是沒有個電餅鐺,仿佛就跟不上時代。
![]()
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曾經的“頂流”好像慢慢地“退圈”了。如今你去很多朋友家做客,會發現它要么被塞在柜子最深的角落里積滿灰塵,要么干脆就消失不見了。
![]()
為什么“電餅鐺”退出中國家庭?
1、功能跟不上時代
電餅鐺是個典型的“偏科生”。“烙”和“煎”是它的強項,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你讓它烤個面包,它不行;讓它做個酸奶,它更不會。它的功能邊界,被牢牢地限定在了“餅”和“鐺”上。
再看看現在的廚房新貴,比如空氣炸鍋。它簡直是個“全能學霸”,不僅能炸、能烤、能烘焙,甚至還能解凍、做酸奶、烤干花。一個機器,能頂過去廚房里好幾個小家電。
![]()
這對于如今廚房空間寸土寸金、追求“一步到位”的年輕人來說,吸引力完全不在一個層級。
電餅鐺就像一個功能單一的“老人機”,而空氣炸鍋則是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當時代全面進入智能時代,誰還會愿意抱著那個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的老人機不放呢?
![]()
2、清潔麻煩
電餅鐺簡直是“噩夢”級別的體驗。誰用誰知道!你想想,用完電餅鐺烤完肉、煎完蛋,那油星子濺得到處都是,加熱盤的邊緣縫隙里,全是黏糊糊的油污。最要命的是,它是個整體,不能整個拿去水龍頭下沖洗,你只能拿塊濕布,趴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擦,生怕水滲進去導致短路。擦完一遍,手上還是油膩膩的,那種感覺,瞬間澆滅了所有做飯的熱情。
![]()
反觀空氣炸鍋,大部分產品都采用了不粘涂層,炸籃一抽,內膽一拿,直接往水槽里一沖就干凈了,有些甚至還能直接扔進洗碗機。這種“無腦清洗”的體驗,對于把“飯后不想洗碗”列為人生三大難題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單憑這一點,空氣炸鍋就把電餅鐺按在地上反復摩擦。
![]()
3、飲食體驗出發
電餅鐺的烹飪方式,無論怎么變,都離不開一個“油”字。烙餅要刷油,煎肉要放油,為了讓食物不粘、更香,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多倒一點。但在大家越來越追求“低油”、“少脂”、“健康飲食”的今天,電餅鐺天生就帶著“油膩”的原罪。
![]()
而空氣炸鍋呢,它最大的賣點,就是披著“健康”外衣。它主打的就是一個“無油”或“少油”。它用高速空氣循環技術來模擬“油炸”的口感,既滿足了人們對酥脆口感的渴望,又巧妙地避開了過多的脂肪攝入。一個讓你感覺“越吃越胖”,一個讓你“吃得沒負擔”,面對這樣的選擇題,答案不言而喻。
![]()
總結:
大家覺得電餅鐺是否好用?歡迎分享一下你的使用建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