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部
《樂山美食圖志》全球首發
一冊在手,吃遍樂山。這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把開啟千年嘉州風味的鑰匙。
2025年11月1日,第八屆世界川菜大會開幕式的舞臺上,一部由樂山市委、市政府集全城之力、傾注匠心編纂的《樂山美食圖志》正式面向全球首發。它,是四川首部以“美食圖志”之名公開出版的志書,一舉改寫樂山美食“有說頭、沒典藏”的歷史。
![]()
《樂山美食圖志》發布會現場
一部穿越兩千年的風味史詩
翻開這本近400頁的圖志,樂山兩千余年的飲食文明在指尖流淌,散發出陣陣墨香。
![]()
《樂山美食圖志》
全書以17萬余字、430余幅精美圖片,構建了一個關于樂山味道的完整宇宙。《樂山美食圖志》包括卷首、主體、卷末三大版塊,卷首設拉頁(樂山美食地圖)、序言、凡例、目錄、概述、大事記,主體內容由發展脈絡、主要原料、烹調技藝、名菜、名宴、名師、名店、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美食文化等10章構成,卷末設附錄、后記。綜合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全面客觀地記述樂山餐飲行業從先秦時期至2025年上半年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圖志秉持“存史、育人、資政”的初心,更將“品美食、傳記憶、講故事”融會貫通。其使命,是讓樂山美食的技藝不被時光湮沒,讓與之相關的記憶與情感得以傳承,為樂山邁向“世界美食之都”的征程,夯實最深沉的文化根基。
一席匯聚嘉州精華的味覺盛宴
本書堪稱一部“食全食美”的樂山美食百科全書。
全書收錄了176項實用技藝,記錄了108位名廚的薪火相傳、116家名店的發展概括,描繪了12條美食街區的煙火風情,全方位解讀為何嘉州味道能集麻、辣、鮮、香、甜、酸于一體,詮釋何謂“海納百川”的飲食氣度。
名菜篇——163道菜的極致浪漫。
“名菜”章節,無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圖志編輯團隊淘洗近40年光陰,從400多道獲獎菜品中,精粹出163道最具時代印記與地域風味的代表。它們被歸入七大譜系:有樂山甜皮鴨、嘉州油肥腸等傳承百年的非遺美食,有嘉定白宰雞、嘉州脆皮魚等根正苗紅的傳統川菜,有樂山缽缽雞、牛華麻辣燙等風靡街頭的“四大名串”,有小涼山坨坨肉、孟獲一品湯等濃郁獨特的彝族風味,有仙山羊肚菌、羅漢齋清雅脫俗的素食素齋,有天麻燉雞、郁金燉排骨等食養合一的養生藥膳,還有樂山豆腐腦、馬邊抄手等廣受追捧的小吃點心。
![]()
嘉州脆皮魚(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圖)
為何是163道?中共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樂山美食圖志》主編吳道鴻說:“這是樂山獨有的文化浪漫:‘1’是向世界開放‘邀約’,“63”是親切的‘樂山’諧音,而‘1+6+3=10’,則寄托了對樂山美食及食客“十全十美”的殷切祝福。”
名宴篇——9席盛宴,打破“小吃當家”的刻板印象。
本書首次集中推出9席樂山特色宴席,力破“樂山只有小吃”的固化標簽。其中五席為“嘉州盛宴”——包括味饗諸多政要名流的國賓宴、味盡其鮮的三江魚鮮宴、酣暢淋漓的蹺腳全牛宴、化“平常”為“至味”的西壩豆腐宴和健康新潮的生態魔芋宴。另有四席地方風味宴——如清凈雅致的禪修宴、一料成席的鱔絲宴、市井精作的肥腸小宴和彝魂漢形的小涼山風情宴。它們共同證明,樂山美食的版圖氣象萬千,既有承載廟堂之高的大雅之風,也有連接江湖之遠的市井煙火。
一場多維感知的沉浸之旅
“叮!……視頻出來了,樂山缽缽雞,看著都流口水,回去一定要學一學。”發布會現場,來自湖北宜昌的餐飲老板佘遠武掃描圖志中美食圖片上的二維碼便彈出了一個美食教學視頻,他欣喜不已地打趣到:“樂山格局真大,真不把咱當外人,直接把這么多美食秘方都教給大家了。”
![]()
湖北宜昌的餐飲老板佘遠武對《樂山美食圖志》愛不釋手
《樂山美食圖志》不僅僅是一本用來“讀”的書,更是一本可以“看”、“聽”甚至“循香而去”的視聽教材。
圖以載道,活色生香:全書以“志為綱,圖傳韻”,430余幅高清圖片,讓每一道菜都仿佛躍然紙上,色澤誘人,鍋氣氤氳。
![]()
樂山美食地圖(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圖)
一圖在手,吃遍嘉州:隨書附贈的《樂山美食旅游地圖》,是您的專屬美食尋寶圖。按圖索驥,您不僅能找到網紅打卡地,更能挖掘出深藏在11個縣(市、區)街頭巷尾、連本地人都私藏的舌尖驚喜。
掃碼下廚,秘技公開:翻開“名菜”章節,不少特色菜圖片上附有一個二維碼。輕掃二維碼,便能走進樂山美食大咖的“廚房”,親手復刻地道樂山美味。
圖志主編單位中共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向記者介紹,本書專門邀請川內專業拍攝視頻超過8000部的攝制團隊——四川經濟日報社視頻團隊,通過4K高清視頻,毫無保留地將52道經典樂山菜的獨門制法公之于眾。視頻里,樂山名廚們親自上陣,從食材處理到火候拿捏,從調味秘訣到裝盤美學,每一步都清晰可鑒。而且,為了讓樂山味道香飄世界,所有視頻均配有中英雙語字幕。
![]()
掃二維碼可以學樂山名菜安谷蹄花(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圖)
《樂山美食圖志》不僅是一部厚重的飲食文化典籍,更是一封寄向世界的風味情書。它讓樂山味道跨越山海,走進千家萬戶,也將千年嘉州的煙火人情,凝于紙上、傳之久遠。樂山之味,自此有典可查、有脈可承;世界餐桌,亦將因這一冊而增添一抹雋永的巴蜀風情。
來源:四川經濟網
文/圖:四川經濟網記者黃曉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