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三聯生活周刊」
![]()
『那一聲“糖葫蘆”驚艷了寂寞的冬天,讓多少孩子的心躁動起來。』
大抵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屬于自己的美味記憶,而冰糖葫蘆應該榜上有名。
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蘆經常走進夢里,賣冰糖葫蘆的一聲吆喝,音調婉轉,很有韻律的:“糖——葫蘆——喲——”,“糖”字必定要拉長音調,仿佛要突出糖葫蘆的甜滋味,一瞬間就擊中了小孩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那一聲“糖葫蘆”驚艷了寂寞的冬天,讓多少孩子的心躁動起來。
吃冰糖葫蘆最好的季節是冬天,秋天采摘的山楂經過時間的沉淀去除了苦澀,留下了清香,是做冰糖葫蘆最好的時節。
小時候經常有賣冰糖葫蘆的騎著自行車在村子里轉悠,自行車的前面扎了一個草木棒子,用來扎冰糖葫蘆。草木棒子是用麥秸做的,外面還梆了一層塑料薄膜,一串串冰糖葫蘆插在草木棒子上,就像碩果累累的果樹在冬天驕傲地綻放。
草木棒子因為冰糖葫蘆的存在,好像給予了它生命,變得生動嫵媚,讓寒冷的冬天不再那么冷清,多了一絲甜滋滋的感覺。
![]()
▲圖 | 攝圖網
賣冰糖葫蘆的吆喝咋就那么勾魂呢?一聲吆喝讓多少孩子偷咽涎水,坐立不安。
小時候有沒有因為要吃冰糖葫蘆偷偷地拿家里的雞蛋換冰糖葫蘆?有沒有因想吃糖葫蘆而殷勤地幫爸爸媽媽干活?想想賣冰糖葫蘆的有那么一點可愛還有那么一點點可惡,明明家長不給孩子買冰糖葫蘆,孩子哭得呼天嗆地,可買冰糖葫蘆的就是圍著孩子轉圈圈不走遠,并且一聲聲“賣糖葫蘆嘍”的吆喝聲是接連不斷。
這些都是七零后或者八零后應該有的記憶,不同年齡段對冰糖葫蘆有不同的記憶,當然現在的孩子已經不需要為了吃上一串冰糖葫蘆費盡心思了,現在衣食無憂,吃冰糖葫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管什么年代冰糖葫蘆對孩子的誘惑都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冬日里繁花散盡,滿目蒼涼。手里捏了幾角錢,錢在手里攥得緊緊地,生怕它會一不小心不翼而飛,那樣的話夢寐以求的冰糖葫蘆可就吃不到了,聞聲奔向賣冰糖葫蘆的時候冬天沒有了寒冷,心中早就春心蕩漾。
![]()
▲圖 | 攝圖網
遞了錢,眼巴巴地望著一串串紅艷艷的冰糖葫蘆,喉嚨里早已伸出一只手來。要這串,不,那串!一陣挑挑揀揀,只為挑到那串看起來漂亮又大的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到手,挑了舌尖兒輕輕地一舔,咝,冰爽酸甜的味兒立刻絲絲縷縷進入口腔。用力一咬,嘎嘣脆,亮晶晶的糖衣入口即化,冰糖的甜味和山楂的酸味在舌尖盡情舞蹈。
![]()
▲圖 | 攝圖網
酸甜軟糯在口腔中久久不曾散去,仔細品味,冰糖葫蘆里藏著率真,清晨的清香以及山楂樹下的甘露,濃烈且醇厚的味道會讓食欲膨脹。
冰糖葫蘆成了每個人童年埋藏心底的美夢,沒有一種美味能像它讓人念念不忘。
追本溯源,冰糖葫蘆要從南宋紹煦年間說起,宋光宗最寵愛的貴妃生病了,御醫用了許多名貴藥材皆不見效果。無奈只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山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即可痊愈。
貴妃按此法服用,果然病愈。后來這種做法傳入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就成了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在天津又稱糖墩兒,在安徽鳳陽叫作糖球,是傳統小吃,起源于南宋。
![]()
▲圖 | Unsplash
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冰冰涼涼。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做法,《燕京歲時記》記載:冰糖葫蘆,乃用竹簽,貫以山里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藥、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茶樓、戲院、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興盛時期莫過于民國時期的北京。舊北京不同于地區糖葫蘆粗細檔次和銷售方式各不相同,有好幾種類型。
在食品店、公園的茶點部或者戲院里,糖葫蘆通常擺在玻璃罩的白瓷盤里銷售,其制作精致,品種眾多,有山里紅、白海棠、荸薺、山藥、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餡等各種糖葫蘆。
![]()
▲圖 | Pixabay
冰糖葫蘆延續到現在除了傳統的冰糖葫蘆外,根據制作原料的不同還有草莓冰糖葫蘆、桔子冰糖葫蘆、蜜棗冰糖葫蘆、腰果冰糖葫蘆、朱古力冰糖葫蘆和鈣奶味冰糖葫蘆等。品種多樣,口味豐富,滿足了不同年齡層人的口味。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里面它裹著甜”。多年前一首《冰糖葫蘆》風靡一時,傳唱大江南北,加深了人們對冰糖葫蘆的印象,點燃了對冰糖葫蘆的回憶與喜愛。
想不想“人在家中坐,糖葫蘆天上來。”其實想吃冰糖葫蘆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只要有耐心,新鮮出爐的冰糖葫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老板,來一串冰糖葫蘆。”曾經的我們現在吃糖葫蘆更多是吃回憶,吃逝去的童真童年。現在的孩子吃的是美味。多年以后,是不是還會唱起:糖葫蘆好看它竹簽兒串,象征幸福和團圓。把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