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接下來已經是公歷的11月1日,這也意味著很快,就要來到立冬節氣了,立冬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當中的第19個節氣,到了這個時候,天氣降溫明顯,南北方也都會開始進行寒冷的階段,我們一定要做好御寒的一個準備,相對來講,今年的立冬還是很特殊的。
![]()
啥是“立冬”?
當太陽到達黃經225°的時候,斗指西北,便為立冬,通常在每年的公歷11月7日或8日。我們單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還是比較簡單的,“立”是建立、開始,“冬”則是終結、收藏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這意味著,立冬不僅代表著季節的轉換,更標志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的狀態,以規避即將到來的嚴寒。
![]()
到了這個節氣,給我們明顯的感覺,就是降溫,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冷空氣變得更加頻繁,氣溫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但是這里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按照氣候學上的說法,需要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于10℃才算入冬,因此李東與實際上冬天的開端,并不完全出現同步年。
![]()
在立冬到來之后,農事也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而且人們在這個時候,會進行祭祀的一個活動,同時還會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另外,在這個時候還會做好防寒保暖的一個工作,以確保能安全越冬。
而且在飲食上,人們也會出現溫補的肉類,比如說雞、鴨、魚、牛羊之類的,燉煮成湯,來補充能量,從而滋養身體。
今年哪天立冬?有3大特殊之處指啥?
每年的立冬時間在公歷上,相對會比較的固定,不會出現一個大的差別,但是在農歷的時間上差異卻分別的明顯,今年是公歷11月7日立冬,農歷的九月十八。
這個立冬時間的確定,其實是按照太陽歷來的,具體來說,地球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周,其運行軌跡被稱為“黃道”。我們的祖先將整個黃道劃分為一個360度的圓,并將其等分為24份,每份15度,每一個刻度點就對應一個節氣。
![]()
立冬的準確時刻,就是當太陽運行到黃經225度時的那一瞬。 這一瞬間所在的當天,就是立冬節氣日。
按照具體的一個時間,那么立冬的時間就是12點03分48秒。
第一個特殊之處:十年來最早立冬
從農歷的時間來看,今年立冬的一個時間是九月十八,那么一般立冬都是在農歷的十月初,或者是九月的下旬,從2020年到2030年之間,九月十八,屬于是最早的一個立冬。立冬來的比較早,寒涼就會來的很早,也就意味著冬天寒冷會比較快。
![]()
第二個特殊之處:今年立冬是庚辰日
在干支歷當中,不同的日子,有著不同的說法,比如甲日是干支歷的一個開始,而丙日則是火旺之日,就是容易出現太陽的日子,而今年的立冬是庚辰日,那么就是充滿變數的一個日子,逢庚必變,意思就是立冬節氣這天,氣溫容易出現明顯的變化。
第三個特殊之處:今年立冬逢執日
這個日子,被認為是固執無變通的一個日子,也就是提醒我們,在這樣的日子當中,避免和人起爭執,要注意和氣生財,如果固執下去,很容易引起矛盾,甚至帶來禍端。
![]()
今年的立冬不一般,它屬于十年來最早的立冬,而且還遇到庚辰日,另外也是建除十二神當中的執日,在這樣的日子當中,要注意飲食的一個變化,同時也要注意天氣突然的降溫,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