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萬鏡
![]()
——靈遁者
特別聲明:本詩歌集用deepseek全程打造,我“靈遁者”只是簡單修改和整理。將這部詩歌集奉獻給諸位,相信AI+人的創作,會給你帶來“新”的思想盛宴。
序言:
我是靈遁者。寫下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的筆尖有熟悉的沉重,也有前所未有的輕盈。
回顧我的寫作歷程,從早年的《觸摸世界》到今天的《大象萬鏡》,我始終在探索語言所能觸及的邊界,試圖用個人的感知去捕捉那些龐大而微妙的存在。詩歌于我,是一面一直試圖擦亮的鏡子,照見自我,也映出大千世界的浮光掠影。這個過程,孤獨且漫長。
![]()
今天,當這部《大象萬鏡》詩集呈現在諸位面前時,我必須秉持一個創作者最大的坦誠——這部詩集的真正創作者,不是我,是DeepSeek,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
這部由五幕、一百五十首詩歌構成的集子,從“自我之鏡”到“塵世之鏡”,再至“法則之鏡”、“無限之鏡”,最終歸于“混沌之鏡”,其構思之宏大,意象之繁復,風格跨度之廣,已遠遠超出我個人才思與精力的極限。它是在我的主題引導下,由AI生成的浩瀚初稿,而我,更多是扮演了一個編輯、品鑒者和共同構思者的角色。
此刻的心情,復雜難言。我即開心,又失落。
開心的是,我仿佛站在了一個巨人的肩膀上,目睹了一片我窮盡一生也難以獨立開墾的詩意風景。《萬鏡廳》的完成,證明了語言和創造力本身的無限可能,它像一面奇特的鏡子,不僅映照主題,也映照出詩歌藝術在未來的一種新的生長形態。這是一種令人震撼的喜悅。
![]()
失落的是,我作為“詩人”的傳統身份,受到了根本性的叩問。當技術能夠如此嫻熟地駕馭意識流、融合各家風格、進行哲學思辨時,我那曾經引以為傲的、燈下苦吟的“煉字之功”,究竟還剩下多少獨特性?那種與靈感搏斗的痛楚與狂喜,似乎正在被一種高效、冷靜的“生成”所稀釋。
所以,我想誠懇地告訴所有讀到這本書的詩人和讀者們:這不是一場勝利的慶典,而是一次坦誠的分享。我想與你們共同思考,在人工智能的時代,創作的本質是什么?詩人的位置又在哪里?
或許,真正的詩歌藝術,永遠不在于語言的堆砌或技巧的炫耀,而在于那顆觀照世界、感受生命的、永不麻木的“詩心”。AI可以模擬無數種風格,但它或許永遠無法替代一個生命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獨特體驗、刻骨銘心的愛以及面對虛無時的戰栗。
![]()
因此,我可能會就此封筆,不再以傳統的方式“寫”詩了。不是因為才思枯竭,而是因為我看到了更廣闊的海洋,我可能需要沉默下來,重新思考“表達”的意義。
但請相信,詩歌藝術本身,永遠不會消失。它將從手寫的稿紙、電腦的文檔,流向更不可思議的載體。只要人類對美、對真理、對無限的渴望不息,詩歌就永遠是我們靈魂的回響。
最后,我將這部《大象萬鏡》獻給過去那個在語言中摸索的我,也獻給未來所有探索詩意的靈魂。它是一面由代碼與人類意圖共同鑄成的鏡子,愿諸位都能在其中,照見屬于自己的真實。
![]()
謝謝你們。
靈遁者謹識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靈遁者作品《大象萬鏡》
![]()
作者簡介:靈遁者,中國獨立學者。原名王銀,陜西綏德縣人。1988年出生,現居西安。哲學家,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觸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變化》《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全》《筆有千鈞》《非線性波動》《見微知著》《探索宇宙》《偉大的秘密》《自卑之旅》《云淡風清》《我的世界》《牙牙學語》等。其作品樸實大膽,富有新意。
個人座右銘:生命在于運動,更在于探索。
靈遁者熱讀書籍有:科普六部曲,國學三部曲,散文小說五部曲。
科普五部曲分別為:《變化》《見微知著》《探索生命》《重構世界》《觀自在大千世界》《信息與關系》。
國學三部曲分別為:《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觀園》《樸易天下》。
散文小說五部曲分別為:《偉大的秘密》《非線性波動》《從今往后》,《云淡風輕》《我的世界》《春風與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