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考慮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更偏遠和脆弱的地區”舉行軍事演習,以應對近期頻發的俄相關無人機及飛機涉嫌侵犯北約領空事件。
![]()
不過,消息來源未具體說明擬開展演習的邊境區域,相關討論仍處于內部磋商階段。
此次演習計劃是北約系列應對措施的一部分。
北約官員稱,成員國正圍繞更“果斷的反制手段”展開討論,核心選項包括在俄邊境部署作戰無人機,以及放寬東部邊境巡邏飛行員的交戰限制。允許其在特定情況下向俄方飛行器開火。
兩名北約官員透露,當前最緊迫的議題是制定東翼統一交戰規則,成員國對此存在明顯分歧。
![]()
部分國家堅持飛行員需對威脅進行目視確認后方可采取反擊措施,另一些國家則主張允許依據雷達數據或感知到的威脅直接開火。
這一系列討論源于近期北約多國與俄羅斯的領空爭端升級。
上月以來,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先后報告俄相關無人機闖入領空,其中波蘭稱19架無人機逼近西方援烏樞紐熱舒夫機場,隨后啟動《北大西洋公約》第四條緊急磋商機制。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此前表示,此類事件“嚴重威脅聯盟安全”,需通過軍事存在強化威懾。
![]()
但俄羅斯方面始終駁斥相關指控,俄國防部稱指控“毫無根據”,俄新社更指出,歐盟夸大無人機事件引發的恐慌,實質是為增加軍事化支出尋找借口。
北約內部對俄立場已出現明顯分化。波蘭、波羅的海國家等東翼成員國力推強硬措施,主張對俄實施能源禁運并強化軍事部署。
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則強調“戰略克制”,反對沖突擴大化。
德國雖向波蘭增派“臺風”戰機,卻拒絕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法國戰機巡邏范圍也被嚴格限制在波蘭境內。
這種分歧在證據認定上同樣凸顯:荷蘭首相迪克·斯霍夫近日公開承認,目前缺乏證明俄羅斯參與歐洲領空無人機事件的明確證據,與部分成員國的強硬指控形成反差。
俄羅斯已通過軍事行動作出回應。上月中旬,俄白“西方-2025”聯合軍演在波蘭邊境展開,1.2萬名士兵及200輛坦克參演,重點演練核打擊后裝甲突擊科目。
俄軍事專家科什金指出,北約所謂“防御性部署”更像是信息戰手段,實際是在俄邊境進行軍事集結,俄方將作出“有力反制”。
![]()
而北約內部也對措施可行性存疑,有官員坦言,俄方無人機月產量已突破5000架,成本僅為北約攔截彈的1/20,全面反制可能導致歐洲防空系統“彈藥枯竭”。
目前,北約尚未敲定演習具體時間與地點,交戰規則制定也仍在協調中。
分析認為,此舉既是對東翼成員國安全訴求的回應,也是北約展示聯盟團結的姿態,但內部分歧與俄方反制可能使局勢陷入“威懾-反威懾”的惡性循環。
隨著俄白軍演與北約“東部哨兵”行動持續交織,歐洲東部安全格局正面臨新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