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4個國家曾想加入美國,為何被美國拒絕了?
一、菲律賓
菲律賓是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
1521年,麥哲倫環球航海時,發現了菲律賓群島。之后西班牙人逐漸來到菲律賓,殖民了菲律賓。
![]()
1898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擊敗西班牙,又從西班牙手中搶走了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等地。
1946年,二戰結束后,美國就讓菲律賓獨立了。
獨立后,菲律賓依靠美國殖民統治時期留下的基礎設施(如交通、通訊)和工業設施(如紡織廠、電子廠),大力發展自身的工業、金融等產業,推動了菲律賓的經濟發展。同時,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和1955年越南戰爭爆發后,菲律賓作為亞洲戰場的大后方,承接了美國的大量軍事訂單,這又推動了菲律賓的經濟發展,讓菲律賓成為了僅次于日本的亞洲第二富裕國家。
這個時期的菲律賓人過得非常不錯。
![]()
20世紀70年代,隨著越南戰爭的結束,美國開始將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戰略位置更加重要的日本、新加坡等地,減少了對菲律賓的扶持。同時,菲律賓的制造業缺乏核心產業和自主研發能力。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對菲律賓的制造業、金融業等產業造成了沖擊。菲律賓內部的腐敗,以及石油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等又一次重創菲律賓的制造業,讓菲律賓的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菲律賓最終從亞洲的富裕國家滑落為了低收入發展中國家。2024年,菲律賓人均GDP只有4100美元。國內還存在政治腐敗、經濟低迷、貧富差距過大、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問題。美國在二戰后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頭號強國,經濟發達,社會福利完善,這讓被美國統治了長達100多年之久,親美的菲律賓人就想加入美國,享受和美國人一樣的社會福利、安全保障等。
![]()
菲律賓有1.17億人口。
如果美國接納了菲律賓,就需要花費巨額資金為菲律賓建設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給菲律賓百姓提供各種社會保障、福利。菲律賓人還會和美國百姓搶奪工作機會,爭奪社會資源等,會給美國政府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和引發美國社會的動蕩,所以美國不會要菲律賓這個沉重負擔。
二、墨西哥
1821年,墨西哥獨立時,國土面積高達480萬平方公里土地。
1846年至1848年,美墨戰爭期間,美國搶走了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猶他、內華達等地約230萬平方公里土地。202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人均GDP高達10.49萬美元。得克薩斯州8.69萬美元。猶他州8.65萬美元。內華達州7萬美元。新墨西哥州5.9萬美元。
![]()
2024年,墨西哥的人均GDP為1.39萬美元。
美國搶奪走的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地區,成為了全球最富裕和最發達的地區,百姓收入高,社會福利完善。墨西哥經濟差,社會動蕩,毒品泛濫等,百姓的生活一團糟,這也讓很多墨西哥人幻想加入美國,成為美國人。正如網絡上流行的段子:墨西哥人痛恨美國搶走了自己一半國土,但更痛恨美國沒有搶走墨西哥的全部領土。墨西哥想加入美國,但美國并不愿要墨西哥這個負擔。美國政府甚至還修建了美墨邊境墻,防止墨西哥人偷渡到美國。
三、多米尼加共和國
多米尼加共和國是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國。
1869年,多米尼加共和國欠下了巨額債務,經濟陷入困境后,多米尼加共和國將目光看向了美國,請求加入美國,并要求美國幫助自己償還150萬美元外債。美國不想當冤大頭,拒絕了。
![]()
四、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地區。
1898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擊敗西班牙,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波多黎各。
這之后,波多黎各一直是美國的殖民地。
1937年到1950年,波多黎各人民不斷發動起義,想擺脫美國控制而獨立,但被美國鎮壓下去了。
1952年,美國政府給予了波多黎各自治權,但仍然控制著波多黎各的外交、國防、關稅等權力。
![]()
二戰后,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紛紛擺脫殖民主獨立了,但是獨立之后,由于資源匱乏,科技、工業水平落后,缺乏自己的優勢產業等,他們過得都很差。反觀波多黎各,由于是美國的自由邦,享受了美國的很多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人均GDP高達3.71萬美元,成為了加勒比海地區最富裕的地區,這也讓波多黎各人最終放棄獨立的想法,決定背后美國這顆大樹生活。
為了成為真正的美國人,享受和美國公民一樣的福利待遇,波多黎各還舉行了多次全民公投,想要成為美國第51個州,但美國卻嫌棄起了波多黎各,不想要波多黎各這個負擔,最終拒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