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奇探店
,577
蕭山是塊神奇的地界。
關于吃,大到酒樓餐館,小到攤販居民樓,酒菜飯面全包。再挑剔的胃,總能找到一家來滿足。
算下來,我有好一陣子沒有寫蕭山的館子了。
不是沒得寫,反而是好吃的館子在網上百花齊放,再炒冷飯,自己也覺得沒什么意思。
![]()
做美食記者,我是自己跟自己較著勁的。
看到這家館子的第一眼,這股勁悄悄松了松——想吃,也想寫。
于是我就知道,是時候往蕭山跑了。
![]()
![]()
這家店藏在一棟居民樓里,沒有門頭,招牌就掛了四個字——酒菜飯面。
老杭州人知道,在過去,要想在杭州開餐館,這四樣東西是必須會做的。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杭州很多開得久的面館依舊賣炒菜,很多的炒菜館子也有拿得出手的一碗面條。
![]()
夫妻飯館,老板和老板娘都埋頭在廚房忙碌。只有點菜的時候,老板娘會抬起頭,記下客人點的菜。
空間逼仄,環境自然是沒什么好說的,但往往這樣的館子,燒出來的飯菜味道香。
![]()
因為座位少,我特意錯開飯點去的。到那將近一點,沒想到依舊沒有空位。
來吃的除去街坊鄰居,就是附近的打工人。被群眾認可的食堂餐館,更加把我的期待拉高了一籌。
好不容易等到一個位置,趕忙去點菜,又被菜價驚喜到。
![]()
別看小小的廚房,能做出來的菜品倒是豐富。
肉菜30左右,素菜15上下,都是極具性價比的。
因為是一個人,點不了什么大菜,只好把放到酸菜魚上手移開,要了三道下飯菜。
![]()
第一道紅燒雞塊,看賣相更像是醬爆雞塊,因為濃油赤醬。
簡單地雞肉切塊,焯熟,再用大火翻炒。唯一的配菜是一點點的蔥絲。
![]()
蔥和雞肉是絕配。不僅能去腥,還能增香。
醬汁油亮亮地裹在每一塊雞腿上,是那種很正的焦糖色,像琥珀。
炒雞肉的火候恰到好處,用筷子一戳就輕松分開,露出里頭雪白滑嫩的肉,還能沁出汁水。

醬香里帶著點微甜,是那種讓人安心的家常香味。
咬下去,雞皮軟糯,肉質鮮嫩,咸中帶甜的滋味特別扎實。
![]()
夾一塊放在熱騰騰的白米飯上,深色的醬汁立刻滲進飯粒里。
不知不覺就能扒掉大半碗飯。
正大快朵頤之際,家常豆腐端了上來,我的眼睛又放光了。
![]()
這家常豆腐做得真是恰到好處。
油光發亮的豆腐,錯落地堆在素白盤里,外殼煎得微微焦黃,有些微微鼓起小泡,一看就吸飽了湯汁。
幾片黑木耳,一點肉末,配上青椒片和茭白片,色彩明快誘人。
![]()
用勺子切開一塊,下手時軟中帶韌的。破開那層薄薄的酥皮,里頭的豆腐嫩得幾乎要淌出汁來。
趕緊往嘴里一送,豆制品特有的醇厚香氣混著咸鮮的芡汁,在嘴里一下就化開了。

有讀者說,為啥我總點家常豆腐。當然是因為這菜不搶風頭,味道卻扎實。
下飯的同時,又給味蕾很好的體驗,吃起來格外落胃、舒坦。
![]()
最后一道,香干肉絲,是很傳統的做法——就只有豆腐干和肉絲一起炒。
![]()
香干切得偏粗,肉絲被埋在底下,看上去是清爽的白黃色,但仔細瞧,會發現芡汁薄薄地掛在上頭,油亮亮的。
吃這樣的熱炒菜,就是嘗那股濃郁的鍋氣。

香干緊實又帶著彈性,在齒間有種微妙的抵抗感,隨即釋放出五香豆干特有的醇厚氣息。
肉絲滑嫩,醬油的咸香恰到好處。它沒有驚艷的賣相,味道卻十足——是那種樸素的、讓人安心的好味道,特別就飯。
不知不覺,一碗米飯就見了底,肚子吃得溜圓,心滿意足。
![]()
![]()
三道熱炒菜,花了55,最后還有半碗香干肉絲打包了。
吃到最后,客人漸漸散去,老板娘才有空在門口歇一會。
稍微聊了兩句,發現是很熱情隨和的人。小店開了有幾年,來吃的都是熟客,賣得便宜也就是為了找點事做。
![]()
告別小店,走在熙熙攘攘的高橋路上,老城區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關于小店的位置,老板娘說怕人多忙不過來,我就不具體說了。
特意趕過去要是遇上排長隊,倒也沒必要,評論區會放個小線索,如果順路經過,可以去嘗一嘗。
![]()
![]()
本圖文版權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