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我們都知道,全球有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
這其中,太平洋顯然是最為“揚眉吐氣”的,其面積高達1.81億平方公里,占到全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占地球表面積的35%,而全球陸地總面積也才約1.5億平方公里,還沒有太平洋大;
![]()
太平洋
此外,太平洋還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平均水深就達到3957米,全球深度超過1萬米的海溝幾乎全部位于太平洋,當中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也是全球海洋最深的地方;
等等。
那么,四大洋中哪座海洋最“憋屈”呢?
全城探秘的答案是,北冰洋。
北冰洋的面積只有147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只有1200米,最大水深5527米,在四大洋中,這些數據都只能算是“吊車尾”的存在不說,最關鍵的是,北冰洋沿岸國家俄羅斯,國土面積就高達1710萬平方公里;
![]()
北冰洋與俄羅斯面積對比
同樣位列四大洋,太平洋面積比全球所有陸地面積還大,而北冰洋卻不如陸地上的一個國家;
確實夠“憋屈”的!
不過,在全城探秘看來,還有一點估計會更讓北冰洋“憋屈”,那就是,雖然北冰洋一圈分布著六個國家,但很多與其相關的數據,卻都俄羅斯占了大頭;
![]()
北極地區八國,有六個毗鄰北冰洋
全城探秘大概總結了一下:
1.北冰洋海岸線總長約4.5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占比達到34%。
北冰洋一圈的六個國家,挪威只有最北端毗鄰,丹麥則是其屬地格陵蘭島,冰島本身就是個島國,面積也不大,美國只有阿拉斯加州毗鄰北冰洋;
可以說,四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短板”;
![]()
北冰洋沿岸六國,俄羅斯占北冰洋海岸線總長的1/3
只有俄羅斯,不僅國土面積最大,其大部分國土也都毗鄰北冰洋,所以擁有的北冰洋海岸線相當漫長,從西側位于歐洲的巴倫支海向東一直延綿到亞洲與北美洲交界處的白令海峽,長達高達1.5萬公里,占到北冰洋海岸線總長的1/3;
當然,加拿大北部是北極群島,島嶼眾多并且很多都挨著北冰洋,所以其擁有的北冰洋海岸線估計也相當長,畢竟其海岸線總長度就超過20萬公里。
![]()
北極群島
全球四大洋里,恐怕再也沒有一座海洋能像北冰洋這么“憋屈”吧?全部海岸線幾乎被俄羅斯與加拿大兩個國家“瓜分”。
2.北冰洋沿岸河流年匯入徑流總量為3.3萬億立方米,俄羅斯占比高達50%。
北冰洋占全球海洋總面積的4.1%,但由于深度是四大洋最淺的,導致其海水總量僅占全球海洋的1%左右,但北冰洋有項數據卻相當出色,這就是匯入河流的徑流總量,占到全球徑流量的11%;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年徑流量高達6.93萬億立方米,占全球徑流量的1/5還多,而匯入北冰洋的河流年徑流量大約是3.3萬億立方米;
這其中,俄羅斯同樣占了大頭!
![]()
俄羅斯匯入北冰洋的三條世界大河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三條匯入北冰洋的世界大河,自西向東分別是:
鄂畢河,全長5410公里,流域面積29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850億立方米
葉尼塞河,全長5539公里,流域面積260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255億立方米
勒拿河,全長4400公里,流域面積249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400億立方米
單單是這三條世界大河,匯入北冰洋的徑流總量就高達1.55萬億立方米,此外,位于楚科奇半島的科雷馬河,年徑流量同樣達到1230億立方米,這四條河流加起來,徑流總量就高達1.67萬億立方米,相當于匯入北冰洋河流的徑流總量的一半;
如果再加上俄羅斯境內其他匯入北冰洋的河流,那么這一比例甚至遠超50%,成為北冰洋最大的淡水來源。
![]()
西伯利亞地區部分匯入北冰洋的大河徑流總量
北冰洋:又是你,俄羅斯!
3.過去四十年,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減少56%,俄羅斯是最大受益者。
由于地處北極地區,北冰洋大部分區域都被冰層覆蓋,據統計,在冬季,北冰洋冰層面積高達1000-1100萬平方公里,占其總面積的70%以上,夏季冰層面積通常也有750-800萬平方公里,占北冰洋面積的50%以上;
但在過去數十年,由于全球變暖等因素的影響,北冰洋的冰層面積已經大幅減小,而俄羅斯則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
北冰洋的冰層
為啥這么說呢?
兩個原因:
一方面,北冰洋的冰層分為兩種,當年冰和多年冰,顧名思義,當年冰就是冬季溫度較低時形成的冰層,到了夏季大部分就會消融,這種冰層通常厚度小于1.8米,即使較厚的區域也只有2.5米;
![]()
北冰洋海冰
而多年冰呢?就是會存在很多年的冰層,這種冰層大多分布在北冰洋海水較深以及緯度較高的區域,當然,部分夏季未融化的當年冰也會轉為多年冰;
據統計,北冰洋的多年冰總面積為350-490萬平方公里,占北冰洋冬季海冰最大覆蓋面積的30%左右,并且相比當年冰,多年冰也更厚,大部分區域厚度達到3-5米,最厚的地方甚至能超過20米。
然后我們再看看地圖就會發現:
![]()
北冰洋的深水區位于北極點周邊以及北極群島、格陵蘭島以北,俄羅斯沿岸屬于淺水區的大陸架
(1)北冰洋海水較深的區域,幾乎都分布在北極點周圍以及格陵蘭島、北極群島邊緣海域,而俄羅斯北冰洋沿岸都屬于大陸架,海水非常淺;
(2)俄羅斯雖然有相當一部分國土位于北極圈以內,但相比北極圈內的其他陸地緯度并不算高,事實上,距離北極點最近的陸地并不在俄羅斯境內,而是在加拿大的北極群島以及丹麥的格陵蘭島;
比如北極群島,其最北端是埃爾斯米爾島北部的哥倫比亞角,地處北緯83度07分,是全世界最接近北極點的陸地之一,距離只有800公里;
![]()
相比俄羅斯所在區域,北極群島以及格陵蘭島緯度更高
而格陵蘭島最北端的莫里斯-杰蘇普角更是處在北緯83度37分39秒;
相比之下,俄羅斯最北端是位于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的魯道夫島,緯度為北緯81度50分35秒,而俄羅斯本土大部分區域緯度都不到北緯70度。
因此,北冰洋幾乎所有的多年冰覆蓋區域都距離俄羅斯很遠,集中在北極點周圍以及北極群島、格陵蘭島以北海域,甚至格陵蘭島以及北極群島的很多島嶼,都常年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尤其是格陵蘭島,冰層面積高達183.4萬平方公里,占全島總面積的84%以上;
![]()
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都覆蓋大量冰層
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當然也有海冰,但幾乎都是當年冰,冬季形成,到了夏季相當一部分區域就會融化。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變暖,北冰洋的海冰覆蓋面積也在不斷減小,根據《自然》雜志發布的報告,自1979至今,每十年,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就減少30-40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十年減少幅度為13%;
2012年9月16日,北冰洋的海冰覆蓋面積達到有觀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僅有337萬平方公里;
![]()
北冰洋區域冰層歷年面積變化
2020年9月15日,這一數據為374萬平方公里,而2022年,北極地區夏冰面積再次接近最低紀錄,僅有340萬平方公里;
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里,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已經累計減少56%。
科學研究中,如果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減少到100萬平方公里以下,就可以被稱之為“無冰夏季”,據預測到2030年,北極地區可能出現夏冰面積不足100萬平方公里的“無冰夏季”,而到2040年,北冰洋的夏冰可能徹底消失。
也許對包括北極地區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來說,全球變暖并不是一件好事兒,但俄羅斯卻很可能因此受益;
![]()
減少的海冰幾乎都位于俄羅斯附近海域
就像全城探秘上面提到的,俄羅斯所在區域緯度更低,并且其毗鄰的北冰洋海域以大陸架為主,海冰也都是更薄的當年冰,受全球變暖影響,這片區域的海冰消退更加明顯;
一直以來,俄羅斯都在苦苦尋找常年不凍港,隨著全球變暖,其北冰洋海岸線的不凍港也許會“自動出現”;
估計北冰洋更加“憋屈”了,以海冰“封鎖”俄羅斯海岸線這么久,如今隨著氣候變暖,卻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
![]()
北冰洋冰層變化
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俄羅斯為何會如此重視大家都很關注的北極航道:
早一百多年前,俄羅斯就曾先后組建西伯利亞輪船公司以及北方航道管理總局,一個負責北方航道的經營,一個負責建立北極航道的航行安全體系;
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俄羅斯對北極航道更加重視,不僅制定各種政策進行推動,在批準了《北方海航道發展綜合規劃》,近些年也在同我國合作,共同推進北方航道的落地,2017年,中俄兩國提出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北極航道就是重要組成部分。
![]()
論其原因,除了從東亞地區到歐洲,走北極航道相比走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距離更短,能夠節約30%-40%的航程、縮短10-20天的時間、降低15-20%的燃料成本外……
對俄羅斯來說,更加關鍵的原因在于:
北方航道的線路需要避開冰層更厚的當年冰覆蓋區域,而俄羅斯沿海屬于當年冰,不僅更薄,到了夏季還會消融,自然就成了北極航線的最佳選擇;
![]()
北極航線要避開冰層
一旦這條航線繁忙起來,憑借俄羅斯占比高達30%的北冰洋海岸線,其沿途的不少港口恐怕都將“活過來”,成為北極航線的重要節點;
![]()
北極航道的優勢顯而易見
相比之下,北冰洋的“憋屈”,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