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職稱評審季,總有不少人因選錯期刊 “白忙活”—— 論文發了、錢花了,卻因假刊、套刊被查出,不僅評審資格泡湯,還得面臨通報批評,甚至 3 年禁止參評。 2026 年評職稱的準備期越來越近,到底哪些期刊不能碰?又該如何精準選到 “靠譜刊”?今天這篇文章,幫你避開所有雷區!
![]()
一、這 7 類期刊,2026 評職稱大概率不認可
很多人選期刊時,總以為 “能在網上查到”“有刊號” 就萬事大吉,可實際這些誤區恰恰是踩坑重災區。以下 7 類期刊,哪怕看起來再 “正規”,也可能讓你的評審功虧一簣,一定要重點避開!
1. 假刊
假刊是最惡劣的 “陷阱”—— 不法分子完全仿照正規期刊的名稱、封面、刊號(比如把《中國科技期刊》改成《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甚至模仿官網設計,但本質上沒有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批準,也沒有合法出版資質,唯一目的就是收高額版面費。
關鍵提醒:假刊的 “破綻” 其實很明顯 —— 要么要求 “加急發表”“包過”,要么版面費遠高于同領域正規期刊,而且發表后根本無法在知網、萬方等平臺檢索到文章。
2. 套刊
套刊比假刊更隱蔽,常見兩種套路:
- 盜用正規期刊的名稱、刊號和封面,私自印刷出版,比如正規《教學與管理》是核心刊,套刊就可能印成《教學與管理(下旬刊)》,但內容和主辦單位完全不符;
- 借著正規期刊的名義,私自出 “增刊”“專刊”,比如某期刊一年只發 6 期,卻額外加印 “教育專刊”,這些都屬于非法出版物。
最容易踩的坑:套刊的刊名、刊號能在國家新聞出版署查到(因為蹭的是正規刊的信息),但你發表的文章根本不會被正刊收錄,后期檢索不到,評審時直接被判定無效。
3. 三大網 “下架” 的期刊
有些期刊前幾年還能在知網、萬方、維普查到,但 2023、2024 年后就突然停更,甚至搜不到期刊信息 —— 這類 “下架刊” 千萬別投!
可能的原因包括:期刊因學術質量不達標被數據庫除名、主辦單位違規被整改,甚至已經停刊。哪怕你現在投稿能出刊,后期文章也沒法上網,評審時拿不出檢索證明,等于白發。
判斷方法:搜期刊時,重點看 “最近更新時間”,至少近 2 個月有新文章上傳才靠譜;如果顯示 “暫無最新文獻” 或更新停在 2024 年之前,直接 pass。
4. 知網外文檢索的 “國際普刊”
知網里有不少 “國際普刊”,有 ISSN 刊號(國際刊號),但沒有 CN 刊號(國內統一刊號)—— 這類期刊不屬于國內公開發行期刊,大部分單位評審時不認可。
比如一些打著 “國際教育期刊”“全球科技研究” 名義的刊物,看似名頭大,實則學術門檻低,只適合評海外職稱,國內評工程師、教師、醫生等,基本用不上。
5. 萬方應用收錄的期刊
很多人分不清 “萬方應用” 和 “萬方數據庫”—— 前者只是萬方推出的一個小服務平臺,不用于正規學術檢索;后者才是職稱評審認可的核心數據庫。
不良中介常鉆這個空子,推薦《魅力中國》《電腦校園》《新課程教學》等被萬方應用收錄的刊物,這些刊大多套用正規期刊的刊號,主辦單位、出版信息都和正刊不一致,評審時 100% 不被認可。
記住:只有在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官網)能檢索到的期刊,才是正規的。
6. 維普倉儲收錄的期刊
維普倉儲相當于一個 “臨時存儲庫”,收錄的內容沒有經過嚴格的學術審核,無法保證期刊的正規性和質量,幾乎所有單位的職稱評審都不認可。
比如有些期刊只在維普倉儲能查到,卻不在維普正刊數據庫里,這類刊本質就是 “水刊”,發表后對評審毫無幫助。
7. 電子期刊
電子期刊是正規的(能在國家新聞出版署 “連續性電子出版物” 欄查到),但問題在于認可度太低:
- 2019 年新疆就全面取消了對電子期刊的認可;
- 廣西、貴州、山東等多地的評審文件里,明確寫著 “不認可連續電子出版物”;
- 很多單位默認電子期刊是 “垃圾刊”,哪怕你發表了,也可能被評審組駁回。
建議:如果單位沒明確說 “認可電子刊”,就別碰!實在想投,一定要先找人事部門確認,避免白費功夫。
二、2026 年評職稱選刊
避開雷區只是第一步,選對正規期刊才是關鍵。按照這 5 個步驟來,保證你選的期刊符合評審要求:
1. 先查單位文件,找 “白名單”/ 問過來人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每個單位的評審要求都不同:
- 有些單位會出 “期刊白名單”,只有在名單里的期刊才認可,比如高校可能要求 “知網核心刊”,醫院可能要求 “科技核心刊”;
- 有些單位有 “黑名單”,明確列出不能用的期刊;
- 如果沒有名單,就找已經評上的同事問:“你當時發的什么刊?在哪查的?” 他們的經驗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
另外,還可以在三大網用 “高級檢索”,輸入你所在地區、行業(比如 “山東 教育”“廣東 工程”),看看同行都發哪些刊,作為備選。
2. 查三大網收錄
打開知網、萬方或維普,在首頁輸入期刊名,重點看 3 點:
- 是否收錄:如果三大網都搜不到,基本是假刊;
- 當前狀態:是 “正常出版” 還是 “停刊”“整改”?停刊的直接排除;
- 更新頻率:今年的文章有沒有上傳?比如 2024 年已經過半,期刊至少要更新到 2024 年第 3 期才算正常。
3. 查 “雙刊號”
正規期刊必須有兩個刊號:
- CN 刊號:國內統一刊號,格式是 “CNXX-XXXX/XX”,比如 “CN11-5566/G4”,沒有 CN 刊號的不是國內正規刊;
- ISSN 刊號:國際標準刊號,格式是 “ISSNXXXX-XXXX”。
在期刊的 “詳情頁”(比如知網的 “期刊導航”)里能看到這兩個刊號,少一個都不能選。
4. 查上網穩定性
有些期刊雖然現在能查到,但 2021 年后就沒更新過,很可能是 “僵尸刊”—— 就算你現在發表,后期也可能被數據庫下架,導致評審時查不到。
建議選 “近 3 年持續更新” 的期刊,比如 2022、2023、2024 年的文章都能檢索到,這樣更有保障。
5. 查國家新聞出版署
打開 “國家新聞出版署” 官網(百度搜全稱,認準.gov.cn域名),進入 “新聞出版機構查詢”,輸入期刊名或 CN 刊號:
- 能查到且 “出版狀態” 是 “正常”,才是正規刊;
- 如果顯示 “注銷”“撤銷”,哪怕三大網能查到,也不能用(可能是之前正規,后來被注銷了)。
三、最后提醒
- “能在新聞出版署查到,就是正刊”:錯!套刊蹭的就是正規刊的信息,查署網只能確認 “這個刊名存在”,不能確認 “你發的是正刊”,一定要結合三大網收錄和文章檢索來判斷;
- “中介說‘包檢索’,就沒問題”:很多中介用 “包檢索” 騙錢,結果發表后只在萬方應用、維普倉儲能查到,正刊數據庫根本沒有,一定要自己核實平臺;
- “期刊名字越‘大’越好”:比如《中國 XX》《國際 XX》,很多假刊、套刊就喜歡用這類名頭,反而一些行業內的小眾刊(比如《山東教育》《廣東建筑》)更正規。
評職稱是大事,一篇論文從寫作到發表要幾個月,一旦選錯期刊,不僅浪費時間金錢,還會影響評審進度。2026 年評職稱的朋友,現在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篩選期刊,不確定的地方多問、多查,別抱有僥幸心理!
如果這篇文章幫到你,歡迎轉發給身邊需要評職稱的同事,一起避開坑、順利通過評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