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法西斯陣營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的3個軸心國,5個仆從國的國家元首結局如何?
一、德國
二戰期間,德國的國家元首是希特勒、鄧尼茨。
1914年,德國為了爭奪霸主地位和殖民地,與老牌殖民帝國英、法等國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
1918年,德國戰敗后,德國的2個盟友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被英、法等國肢解,分裂成了多個國家。德國也被迫和英、法等國簽署《凡爾賽條約》,不僅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背負了33.1億馬克的巨額債務,讓德國百姓陷入了深淵之中,也讓德國人懷恨在心。
1939年,不滿一戰結果的德國人,又在希特勒的帶領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后,德國通過閃電戰、坦克戰,快速擊敗并占領了波蘭、比利時、丹麥、荷蘭、南斯拉夫、法國、盧森堡等國。與此同時,納粹德國在戰爭期間,大肆屠殺猶太人,造成了600多萬猶太人死亡,對人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累累罪行,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盟軍陣營,聯手對抗德國、日本等法西斯國家。1945年,多線作戰的德國最終國力不支,全線開始出現頹勢。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選擇自殺而死。
![]()
希特勒死后,海軍元帥鄧尼茨接替他成為了德國總統。
二戰期間,鄧尼茨創立了“狼群戰術”,使用潛艇攻擊盟軍的艦艇、運輸船,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后,鄧尼茨因參與侵略戰爭被軍事法庭判處10年有期徒刑。
1956年,鄧尼茨出獄。
1980年,鄧尼茨病逝。
二、意大利
二戰期間,意大利的國家元首是埃曼努爾三世、墨索里尼。
意大利是法西斯陣營的三個軸心國之一。
![]()
1935年,意大利就入侵了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二戰爆發后,意大利參與了對法國、英國、希臘、北非和蘇聯等國的戰爭,但意大利軍隊表現不佳,遭遇了很多挫敗。1943年,法西斯國家軍隊在前線呈現頹勢之后,擅長倒戈的意大利準備見風使舵,投降盟軍。7月,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國王埃曼努爾三世免去總理之職,并被囚禁于蓬察島。9月,意大利正式投降盟軍。
希特勒得知此事后,派兵入侵意大利,救出墨索里尼,并幫助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組建了一個聽命于自己的傀儡政權:“薩洛共和國政府”。1945年,德國全線潰敗,陷入困境后,無法給墨索里尼提供必要的保護。墨索里尼很快被對手擊敗,逃跑途中,被國內游擊隊俘虜并槍殺。
意大利國王埃曼努爾三世在二戰期間支持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意大利投降后就被迫退位了。
1947年,埃曼努爾三世在埃及病逝。
![]()
三、日本
二戰期間,日本的國家元首是裕仁天皇、東條英機。
1931年,日本就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始侵略中國了。1937年,日本又制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與此同時,中國選擇了“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策略,開始和日本打持久戰、消耗戰。1940年,美國為幫助中國抗戰,對日本實行了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禁運。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美國的禁運讓日本陷入了困境。為了將戰爭繼續打下去,日本準備南下,前往美國、法國、英國等國的殖民地東南亞地區搶奪資源。為了避免美國從中干涉,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讓美國損失慘重,隨即對日本宣戰。
![]()
日本投降珍珠港,讓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半年時間內都無法和日本對抗,日本順利奪取了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新加坡等地,但這也為日本招惹來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日本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兵力前往太平洋戰場對抗美軍,減輕了中國的壓力。
1945年,多線作戰、國力不支的日本開始全線潰敗,不得不接受盟軍的要求,選擇無條件投降。
日本戰敗后,首相東條英機因犯有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反人道罪等罪行,被判處死刑。裕仁天皇在日本有著不俗的影響力。美國為了讓裕仁天皇幫助其控制日本,幫助裕仁逃過了審判。
![]()
四、保加利亞
二戰期間,保加利亞的國家元首是鮑里斯三世、西麥昂二世。
1943年,鮑里斯三世病逝,西麥昂二世繼位。
1944年,蘇聯擊敗德軍和保加利亞軍隊,占領了保加利亞。1946年,保加利亞廢黜君主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西麥昂二世被迫下臺,流亡到西班牙居住。1991年,蘇聯解體后,保加利亞選擇了資本主義道路。1996年,西麥昂二世回到保加利亞,并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
2001年,西麥昂二世參加了保加利亞的總理競選,并獲得民眾的支持,順利當選保加利亞總理。
![]()
五、匈牙利
二戰期間,匈牙利的國家元首是薩拉希·費倫茨。
匈牙利是個君主制國家,但第二次大戰期間,匈牙利沒有國王,由攝政王薩拉希·費倫茨執政。
1945年,匈牙利戰敗之后,薩拉希·費倫茨被判處死刑。
六、羅馬尼亞
二戰期間,羅馬尼亞的國家元首是卡羅爾二世、米哈伊一世和揚·安東內斯庫。
羅馬尼亞是德國的仆從國之一,但1940年,德國卻為了自身的利益,逼迫羅馬尼亞將自己的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和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了蘇聯、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這引發了羅馬尼亞民眾的強烈不滿。首相揚·安東內斯庫趁機逼迫卡羅爾二世下臺,扶持米哈伊一世做了國王。
![]()
卡羅爾二世下臺后,帶著王室巨額財富前往南美洲定居。之后又回到葡萄牙居住,1978年病逝。
1944年,羅馬尼亞戰敗后,揚·安東內斯庫被判處死刑。米哈伊一世是揚·安東內斯庫的傀儡,未犯下滔天罪行,所以他只是被迫退位,未遭受審判。米哈伊一世下臺后,前往瑞士定居。
七、芬蘭
二戰期間,芬蘭的國家元首是佩爾·埃溫德·斯溫胡武德和曼納海姆。
1940年,蘇聯開始大舉進攻芬蘭,想要吞并芬蘭。
![]()
芬蘭人民殊死抵抗,造成了蘇軍37萬人的傷亡,但雙方實力相差懸殊,芬蘭最終輸給了蘇聯,被迫將自己的卡累利阿、雷巴奇半島等領土割讓給了蘇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芬蘭加入德國陣營,幫助德國攻打蘇聯。這個時期的芬蘭總統是斯溫胡武德,他于1944年病逝。
斯溫胡武德去世后,曼納海姆成為了芬蘭總統。
1944年,曼納海姆再次擋住蘇軍的進攻,未讓芬蘭被蘇聯吞并。同年,蘇芬議和后,芬蘭加入盟軍陣營開始進攻德軍。1946年,曼納海姆辭去芬蘭總統之職,前往瑞士定居,1951年病逝。
![]()
八、泰國
二戰期間,泰國國家元首是拉瑪八世、鑾披汶·頌堪。
二戰爆發后,泰國為了避免被日本入侵和占領,主動投靠日本,做了日本的仆從國。二戰后期,日本全線呈現頹勢后,泰國又開始主動討好美國、英國等國,使他在二戰結束后未遭受清算。
拉瑪八世在戰爭期間是個掛名皇帝,且一直在瑞士生活,權力由總理鑾披汶·頌堪掌握。1946年,拉瑪八世在瑞士遭人暗殺。戰爭結束后,鑾披汶·頌堪因戰犯罪被捉拿入獄,但在美國的干涉下,他很快被釋放出獄,并擔任了實業部長等職務。1964年,鑾披汶·頌堪在日本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