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陽光透過百葉窗
照在餐飲店的地板上
后廚的灶臺熄了火
服務員正趁著閑暇擦拭著操作臺
只有冷藏柜的壓縮機偶爾發出輕微嗡鳴
玻璃門被推開的聲響打破了這份寧靜
幾名執行干警快步走入

被執行人隱匿財產躲避執行
時間回到2023年7月,張某以生意周轉為由向好友李某借款10萬元,雙方約定于同年12月底前償還。然而到期后,張某百般拖延,李某經多次催收無果后訴至法院。判決生效后,張某仍拒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今年6月,李某向恩平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劉引弟第一時間對被執行人張某名下財產進行網絡查控,發現其名下僅有一輛車齡超12年的破舊小轎車,評估價值遠不足清償債務。車輛被依法查封后,案件陷入無財產可執行的僵局。
![]()
就在執行程序停滯不前時,申請執行人李某的一通電話帶來轉機:“法官,我聽說張某在經營一家餐飲店,但不知道是不是他的。”
這一線索讓劉引弟警覺起來,張某極有可能以其他形式隱匿財產。“不能讓被執行人鉆法律空子!”她當機立斷申請開具搜查令,決定對張某經營的餐飲店實施突擊搜查。
搜查現場,執行干警嚴格遵循法定程序,在出示搜查令后開展“地毯式”搜查,從后廚到收銀臺,從工商登記證明到經營賬目,執行干警細致排查店內各個角落,全程錄音錄像留存證據,確保執行過程公開、公正、透明。
核查經營流水時,劉引弟發現,店鋪每月收入頗為可觀,但張某的名下金融賬戶卻空空如也——原來餐飲店經營者雖為張某,收款二維碼卻綁定了他人賬戶,顯然是刻意隱匿收入逃避還款。
法院果斷“亮劍”破局
“張某,鑒于你至今未完全履行還款義務,現依法對你店內的部分設備采取查封措施!”執行團隊隨即對咖啡機、商用冰箱、制冰機、空調等價值較高的核心經營設備進行“活封”,允許正常經營但嚴禁私自處置,同時嚴正警告:“若繼續逃避執行,將面臨更嚴厲的法律制裁。”
![]()
法律的震懾讓張某終于清醒,當場承諾籌款還款。當天下午,劉引弟主持下,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張某承諾剩余欠款于2025年12月前期分期還清,否則法院將依法拍賣拆封物品。
下一步,恩平法院將持續加大執行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強制執行措施,大力提升強制執行的震懾效果,嚴厲打擊被執行人抗拒執行、消極執行的行為,讓被執行人的“隱匿財產”無處可藏,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來源:恩平法院
供稿:陳慧雯、楊林濤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