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調查顯示,目前女孩月經初潮的年齡一般在10至16歲之間。衛健委的數據是,我國女童月經初潮年齡平均為12.5歲,且有下降趨勢。
剛上3年級的妞妞,已經超過一米五了,個頭在班上很出挑。所以,總會有人跟黃姐說,你閨女真高啊!但黃姐一點也不開心。
![]()
她說,女兒9歲多,就來例假了,半年不到的時間里,長高了8cm,一下子就155cm了!
所以,每天給她各種補營養、排骨湯、人參湯,就想著抓住這個機會,讓女兒更高一些。
但沒想到,女兒身高沒什么變化,體重倒長了不少,現在已經快60kg了。
黃姐帶女兒到醫院體檢,才知道問題所在。
醫生說,妞妞例假來的早,和日常飲食有很大關系。而且,因為來了例假,身高發育也不太正常,性早熟的跡象,太明顯了!
隨后,黃姐帶女兒做了骨齡測試,還有一系列檢查,最后才知道,女兒的骨骺線已經封閉,沒有長高的可能性了。
我身邊也有家長反映,說女兒剛上三、四年級,就已經來月經了,怎么這么早啊!
女兒什么時候來月經更好?
《醫學快訊》的意向調查顯示,超7%的女孩在8、9歲,就已經迎來月經初潮,但能給予關注的父母不到10%。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女孩月經初潮的黃金年齡為12至16歲左右,這是身體發育正常與健康的標志之一。
如果在10歲前已經歷月經初潮,則定性為性早熟,若是晚于17歲,視為性晚熟。
![]()
根據亞太兒科內分泌學會(APPES)公布亞洲地區出現性早熟女孩的表現,月經初潮來得太早便是表現之一,它所造成的危害涵蓋生理、心理。
比如,早于同齡人來月經,很可能讓孩子產生誤解,又或是受到同齡人的異樣眼光、嘲笑等,令孩子感到自卑、內向、抑郁等負面心理,不利于心理健康。
不過,影響更直接的是,月經來得太早,也意味著發育年齡提前,或許早期會讓人誤以為,孩子比同齡人發育得好。
比如,身高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但骨骺線也比同齡人閉合得更早。
當然,如果女孩月經初潮超過17歲才來或沒來,這種性晚熟的表現,也和身高有很大關系。
![]()
一般女孩經歷月經初潮后,每年可以長高4至5厘米,但太晚來月經,骨骺線已閉合,也很難再長高。
如何讓女兒更好度過經期?
作為“中西醫結合婦科第一人”的俞瑾教授則認為:“月經之于,女孩們是無比重要的存在,需要正確認識它,才能與它和諧相伴。”
首先,注重生理知識教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些年一直致力于全球推廣兒童生理課普及,因為缺乏生理知識已經是全球多個國家的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問題。
同為女性的媽媽,就是女兒最好的生理課老師,以過來人的經歷,告訴女兒一些注意事項。
![]()
除此之外,還可以購置相關書籍,一些科普影音等,鼓勵女兒獨自學習,創造多種學習的方式,達到全面教育生理知識的目的。
其次,提前了解應對。
《醫學快訊》(MedicalXpress)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因缺乏經期知識的了解,19%左右的女孩對月經產生錯誤認知、恐懼等,以致于月經真正來臨時,讓她們驚慌失措。
因此,按專家們的建議,避免如今有些8歲左右就要經歷月經初潮,家長可以6、7歲開始,就提前做好引導。
讓女兒知道,月經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平時,媽媽注意教導女兒如何使用衛生巾以及經期的護理知識,包括注意隱私部位清潔、做好保暖、不吃寒涼食物、多喝溫水等。
最后,細心觀察。
越來越多的女孩,在8-10歲期間,就已經經歷了月經初潮。因此,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時刻注意女兒的成長狀況。
同時,媽媽也要充分了解性早熟、月經初潮正常年齡等知識,細心觀察女兒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如何避免女兒月經來得太早?
根據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調查數據可知,我國目前兒童性早熟發病率已達到0.43%,且女孩占比高于男孩。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月經初潮來臨的年齡不斷變小。
而關于性早熟,主要因飲食、環境等有關,如果家長們注意養育,其實是可以很好避免的!
建議一:定期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兒童每年體檢次數建議,1至2歲宜每年2次,3至12歲為每年1次。
現在學校一般都會組織體檢,家長只要讓孩子按時參加,就可以了。如果學校不組織,建議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
![]()
Tips:我國衛健委的建議是3至12歲為兒童身體發育高速期,最好每年進行2次體檢,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多關注一下。
建議二:注意飲食
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的一篇文章指出,中樞性性早熟與肥胖有一定聯系,因為相比于體重正常兒童患上性早熟概率為3.59%,肥胖兒童可達到54.17%。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6歲以下肥胖兒童為3.6%,6至17歲為7.9%。可見,如今兒童肥胖已不少見。
因此,家長們需注意孩子的飲食,保證營養均衡的情況下,避免高脂肪、高糖、重油等飲食習慣。
比如,炸雞、油條、蛋糕、糖果等,盡量少吃。
建議三:正視性早熟,積極治療
作為經歷月經過早到來、身高增長太快、體重肥胖、胸部比同齡人發育早等處于性早熟狀況的孩子來說,她所需要承受的未知恐慌、外界異樣眼光,已經感到壓力極大,甚至是抑郁。
![]()
所以,家長們應正視孩子的性早熟,鼓勵、引導孩子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然后一起到醫院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降低性早熟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凌晨媽媽來叨叨:
《了不起的生理期》中提到,月經是絕大多數女孩都會經歷的事情,它也是體現身體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如果你家有女兒,這篇文字可以收藏一下,或許以后會有大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