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鄭州,少了幾分暖意。
11月6日,鄭州街頭一家小面館外,行人步履匆匆,誰也沒留意到,一場不期而遇的善意,正悄悄溫暖著這個普通的午后。
![]()
偶遇陌生流浪老人,女孩請他吃了一碗熱湯面
11月6日中午,在鄭州市交通路和汝河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一家小面館外,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和同事一起在等面。突然,身后傳來一聲溫暖的詢問:“大爺,你吃飯沒呢?”
循聲望去,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站在面館門口,手里緊緊拽著一個魚皮袋子,望著來往行人,在秋風中顯得格外單薄,一看便知是在外流浪的人。
![]()
“我請你吃碗面吧。來……”女孩說著,輕輕撩起面館的門簾,招呼老人進店坐下。
老人局促地坐在面館最外側靠門的座位上,雙手不安地放在膝蓋上。女孩沒有絲毫猶豫,轉身走進點餐區,點完單后,便在老人斜對面的桌旁坐下。
很快,兩碗熱氣騰騰的番茄雞蛋熗鍋面好了。老板將一碗放在女孩面前,另一碗輕輕推到老人手邊,濃郁的香氣瞬間彌漫開來,驅散了屋內的涼意。
![]()
女孩低頭快速吃完,拿起紙巾擦了擦嘴便起身準備離開,看到突然上前采訪的記者,她愣了一下,眼里閃過一絲羞澀:“你們是?”
得知記者身份后,她一邊擦拭嘴角,一邊不好意思地笑著解釋:“我不認識他,我就是看他……”
![]()
話音頓了頓,她目光掠過老人和那個破舊的魚皮袋子,“我就想請他吃碗面,所以我就讓他過來了。我給他要了一碗和我一模一樣的熱湯面,付了和我一樣的錢。”
在記者的追問下,女孩才道出自己的名字——張夢香,是附近隴西小學的一名老師。“這沒啥吧,就是想請他吃一碗面。就是覺得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說完這句話,她便匆匆道別。
店老板好奇,她付了兩遍面錢
“女孩進店后,總共付了兩次錢。付第二遍時,我還以為她還沒付呢,結果一看賬單,她總共付了兩碗面的錢,一共24元。”小面館的女老板告訴記者,她當時也感到好奇并詢問,但女孩只輕聲說,“再給這位大叔下一碗跟我一樣的面。”
女老板說,看到老人手里拎的魚皮袋子,她瞬間明白了女孩的心意,“我就沒再多問。覺得她真是個有愛心的姑娘。”
此時,老人還在埋頭吃面,筷子笨拙地夾起面條,小口吞咽著。吃面間隙,老人斷斷續續地說,他今年70歲,老家在商丘,常年在外流浪。在鄭州的這些日子里,他遇到過不少好心人,有人給他買過饃,也有人給他買過燒餅。
![]()
老人吃完最后一口面,喝完碗里的熱湯后,才緩緩起身。
![]()
當老人走出面館時,天空已經飄起了小雨,秋風吹起落葉,寒意陣陣襲來。而一碗熱湯面下肚,老人遠去的背影,應該不會覺著冷了吧。
來 源:大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