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個果果好大哦!”11月4日,深秋,瀘州市古藺縣東新鎮吶喊村漫山遍野飄散著獼猴桃的清香,村民們在藤蔓下穿梭、躍動,嫻熟地摘下一顆顆沉甸甸的果實。村里的獼猴桃產業綜合體分揀車間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按部就班,把新采摘的獼猴桃進行分揀、裝箱、儲存。在車間一處配電箱旁,國網古藺縣供電公司員工程良聰、楊建華正檢查設備用電安全,并向工人們宣傳安全用電知識。
“今年全村獼猴桃種面積超過3000畝,全年產值預計超過3000萬元。”吶喊村黨支部書記郭登舉說。
東新鎮獼猴桃產業的起源還得從一株野生獼猴桃樹說起。2012年下半年,在修建吶喊村云梯公路時,村民們意外發現了一株掛滿果的野生獼猴桃樹,郭登舉得知后便萌生了在村里種植獼猴桃的想法。
2015年,經過2年多的摸索和四處打探,郭登舉了解到毗鄰的貴州修文縣海拔氣候條件與東新鎮相近,種出來的獼猴桃全國有名。隨后,他組織村干部們立即前往當地深入考察學習,最終決定在村里建立獼猴桃種植專合社,試種600畝獼猴桃。
2016年,為將獼猴桃錯峰銷售增加收入,村集體企業決定建設冷庫進行獼猴桃儲藏銷售。冷庫對供電穩定性要求很高,必須24小時供電,一旦供電中斷就可能會產生爛、壞果。
為保障冷庫用電需求,古藺縣供電公司迅速組織人員和物資為冷庫架設了300米10千伏線路,安裝一臺100千伏安的專用變壓器,并定期上門開展用電安全檢查。隨后,村里先后建立14個冷庫,可存儲1400余噸獼猴桃,直接延長銷售時間5個月左右,村民們種植獼猴桃沒有了后顧之憂。
2017年,為發展壯大東新鎮獼猴桃產業,古藺縣政府與四川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簽訂技術服務協議。農科院安排專家到東新鎮進行技術指導交流,并聘請多名獼猴桃種植研究技術人員、培訓和培養技術人員,為村民種植提供技術服務。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如今,東新鎮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上萬畝,并以點帶面帶動縣上其他7個鄉鎮開始種植和擴大規模;同時,注冊“藺州綠肉”特色品牌,除在本地周邊城市銷售外,還遠銷上海、廣州、浙江等地。
今年6月,東新鎮建立了獼猴桃果汁廠,向獼猴桃深加工產業邁出步伐。為保障廠內清洗機、榨汁機等設備用電,古藺縣供電公司為廠區新建200米10線路,安裝一臺630千伏安的專用變壓器,并建立“一企一冊”網格服務機制,定期上門走訪,了解用電需求,提供用電技術支持。
受氣候等原因影響,村里部分村民種植的獼猴桃小果占比高,賣不到好價錢,積極性一度受挫。果汁廠的建立為他們送來了及時雨,廠區投產后將收購小果將其“變廢為寶”,這給村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家人們,家人們!剛采摘的‘藺州綠肉’獼猴桃,皮薄肉厚、香甜多汁,當天采摘當天發貨喲!”分揀中心旁的包裝車間里,幾位主播正賣力地直播,訂單與好評不斷刷屏。
近年來,東新鎮乘著電商的東風,組建電商團隊,逐步將銷售渠道由線下轉移到線上。“過去靠批發商收購,價格低還常擔心賣不完。現在通過電商,今天一上午就賣了2000多單。”郭登舉說。
分揀冷凍、精深加工、電商助力……在東新,一顆顆小小的綠肉已成為村民的致富“金果”,讓村民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生活美了起來。(彭春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