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秋冬之交,江西永修縣的鄉間道路兩旁,柑橘林層層疊疊,金黃的果實掛滿枝頭,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果香。在云山集團新民“永修蜜橘”產業園里,果農宋靜靜正忙碌地采摘著成熟的柑橘,她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蜜橘的品質特別好,不少外地的商人都專程來收購,比去年能多掙不少!”宋靜靜笑著說。
![]()
果農宋靜靜 林城 攝
“品質特別好”的秘訣不止藏在永修的沃土之中,還浸透了科學與管理的智慧結晶。有了這樣秘訣,產業園成為了永修柑橘產業提質增效的“發動機”,讓當地果農的收益實現了穩步增長,如今這片果園已成為了永修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好蜜橘源于好氣候”云山企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瑛是這樣說的。在新民“永修蜜橘”產業園,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蜜橘生長奠定了基礎,分明的四季,充足的陽光,年平均溫度適宜,土壤中包含有機質和多種礦物質為蜜橘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而廬山西海吹來潮濕的風,讓橘子生長緩慢,糖分更好積累,讓果實更加飽滿香甜。
![]()
筐中的蜜橘 倉云博 攝
![]()
蜜橘掛滿枝頭 倉云博 攝
“即便如此,果農們也需要風調雨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并不意味著種植全無風險,天氣意外的變化往往會讓果農們措手不及。“果農們最怕的便是連續干旱之后的連續降雨。”云山企業集團果林公司羅殿農場負責人余建華說道,“這種旱澇急轉會讓蜜橘的果實裂果,品質大打折扣。”現在,隨著氣象技術的賦能,這些傳統種植中的難題正在被逐步破解。在氣象部門的支持下,柑橘基地附近新建了六要素智能氣象站,對種植園的溫度、濕度、降雨量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監測,在一些特殊天氣來臨之際為果農們給予一些防災的指導性意見。“有了這些數據,就能提前做好準備,進行科學的種植管理,果品的產量都有所提高了!”余建華感慨道。
![]()
產業園內的氣象監測設備 林城 攝
果品質量的提高,帶來的不僅是更好的經濟效益,更是市場競爭力的增強。在氣象賦能與科學管理的護航下,果實的美觀度越來越高,口感也越來越好,逐漸打開了更多市場的大門,余建華對此算了一筆賬:“果品質量提高了,原來賣塊把錢一斤,現在可以賣到兩塊甚至三塊錢一斤,大大提高了農戶的收益。”
![]()
枝頭的蜜橘 倉云博 攝
在科技和管理的賦能下,永修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種出了品質上乘的蜜橘。果實更加香甜,消費者吃得更安心,果農的收益也節節攀升。宋靜靜一邊采摘,一邊輕輕哼著歌,不知不覺間,身旁已堆滿了一筐筐蜜橘。遠處,一只小狗跑來,似乎也被蜜橘的清香吸引。“永修蜜橘”甜在果肉里,也甜在消費者的嘴里,更甜在農戶的笑容里。(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車輝 實習生 倉云博 視頻素材部分來自 通訊員 林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