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安徽馬鞍山和縣的68.8萬畝水稻收割進入尾聲,當地正搶抓晴好天氣,統籌人力與機械推進秋收秋種進度。
![]()
在和縣香泉鎮徐橋村,金黃稻浪隨秋風翻滾,收割機正在田間穿行作業。得益于當地大力推廣的“良種+良法”,秋糧豐收有了雙重保障。今年,這里的水稻未受前期陰雨天氣影響,稻穗飽滿、根系壯大。
![]()
在徐橋村農事服務中心,今秋剛剛投用的大功率烘干設備正高速運轉,10個小時就能讓新收潮糧達到國家收購標準。當地統籌調度收割機和烘干設備,力求“即收即儲”。
![]()
徐橋村農事服務中心還配套建設了糧食儲備庫,與糧油加工企業形成“前端服務+后端加工”鏈條,既解決了農戶晾曬糧食等問題,也有助于推動稻米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
水稻收割接近尾聲的同時,秋播也已逐步展開,農技人員正指導農戶搶耕田地、搶種冬小麥。
山西:臨汾冬小麥已完成播種進度67%
受前期雨水天氣的影響,今年山西臨汾市的冬小麥播種時間,較往年晚了半個多月。目前,臨汾市的294萬畝冬小麥已完成播種面積197.19萬畝,播種進度達67%。農技人員同時提示,晚播冬小麥要做好“四補”。
![]()
![]()
![]()
農技專家表示,今年臨汾市的冬小麥播種時間雖然晚于往年,但現在晚播技術成熟,加上11月10日之前的晴好天氣,現在仍然是冬小麥播種的關鍵期。當地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團隊也有針對性地引入施肥旋耕播種一體機等農機具,提高了作業效率。
![]()
目前,山西臨汾市的294萬畝冬小麥已完成播種面積197.19萬畝,播種進度達67%。
陜西旬陽:拐棗迎來收獲季 甜蜜產業助增收
眼下,在位于秦巴山區的陜西旬陽市,特色農產品拐棗迎來豐收。農戶家的房前屋后被密密麻麻的拐棗樹裝點得別有一番風味,此時的拐棗由青轉褐,村民們正忙著采摘。
![]()
一大早,家住陜西旬陽市神河鎮的拐棗種植戶朱忠國和家人提著竹籃、竹竿來到果園,成熟的拐棗樹高大挺拔,一串串、一簇簇果實沉甸甸地掛滿枝頭。
其實拐棗不是棗,學名叫“枳椇”。人們所吃的拐棗其實不是它的果實,而是果柄,因為彎曲扭折,所以俗稱拐棗。它鮮食風味甘甜,且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獨特的藥用和食用價值。
![]()
在當地一家收購合作社,一輛輛滿載拐棗的小貨車正在排隊,過磅、卸貨、結算,忙碌而有序。收購來的拐棗會直接送往車間,工人們要進行分揀、清洗,經過包裝后,才能發往各地。
![]()
除了鮮食,當地還把拐棗開發成拐棗酒、拐棗醋、拐棗飲料等20多種系列產品,專營拐棗的線上銷售電商達30余家,年發貨量在3000噸以上。目前,旬陽市拐棗種植面積已突破40萬畝,年產鮮果超12萬噸。
江蘇南京:螃蟹大量上市 品鮮正當時
進入11月以來,膏滿黃肥的螃蟹大量上市,價格也趨于平穩,邁入一年中性價比最高的“黃金品蟹期”。
![]()
記者來到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螃蟹原產地批發市場——南京高淳區固城湖螃蟹市場,這幾天,每天都有十幾萬公斤的螃蟹被打包發往江蘇省內以及全國各地。
![]()
今年夏天,南京氣溫整體比往年偏高,降水又較集中,螃蟹蛻殼時間普遍推遲,成熟時間比往年晚了20天左右。上市雖然推遲,但螃蟹品質沒有受到影響。
![]()
據某貨運企業的冷鏈運輸數據顯示,今年螃蟹上市以來,從高淳區發出的螃蟹較去年同期發貨量上漲51%,熱門目的地為廣東、福建、浙江和江蘇本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