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能不能把餐桌上的這個小東西拿遠點?我真的想忍住,可就是停不下來……”王阿姨今年62歲,幾年前查出來“血糖有點高”,從此家里的一日三餐都變得格外講究。
可唯獨這次家里聚餐,餐桌上那熱氣騰騰、香噴噴的大白饅頭,讓她一次接一次“偷吃”了一顆又一顆。飯后,王阿姨悄悄測了下血糖,數字一下子飆升到了15.8 mmol/L。
醫生無奈地搖頭:“你知道嗎?這種主食的升糖速度比普通白米飯快5倍!特別是血糖高的人,真的要管住嘴!”
![]()
大白饅頭、白米飯……很多人以為白米飯已經夠“甜”,卻完全忽視了有些主食的“升糖陷阱”。中國每年新發糖尿病患者超千萬,高血糖背后,餐桌上的“主食選擇”正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關鍵。到底哪種主食升糖最快?糖友們還能不能安安心心吃主食?答案可能顛覆你的想象
很多老年人堅持吃饅頭、米飯,覺得粗糧都是“家里沒條件才吃的”,其實升糖威力驚人。2023年,北京協和醫院代謝研究中心對比了多種主食的血糖生成指數(GI)后發現:白饅頭的GI值高達88,而白米飯平均只在38-45之間。簡單來說,同樣分量下,白饅頭讓血糖上漲的速度,是白米飯的2-5倍。
![]()
為何白饅頭升糖如此之快?首先,白饅頭選用高度精制面粉,幾乎不含膳食纖維。這意味著進肚后,糖類吸收速度極快,難以延緩升糖。研究顯示,餐后30分鐘內食用饅頭的人,血糖上升幅度高達14.2 mmol/L;同樣量的米飯僅上升到9.1 mmol/L。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明明主食吃得“很少”,血糖卻降不下來。更危險的是,那些看似健康的“花樣饅頭”“糖三角”等,往往暗藏更多糖分或油脂,升糖指數還要更高!
有不少糖友反映:“不吃主食又餓得慌,吃肉又怕膽固醇高,真不知道咋辦才好?”其實,主食不是不能吃,關鍵是吃對種類、掌握比例。但如果不分場合、大口吃高GI主食,醫生總結血糖管理常見“惡性循環”:
![]()
血糖波動劇烈:高GI主食引起的餐后高血糖,容易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腎并發癥風險。
更易饑餓暴食:研究證明,高GI主食會讓血糖先急速升高再迅速跌落,刺激饑餓中樞反復“叫囂”,讓人更想吃甜食、夜宵,血糖再次惡性循環。
![]()
藥物效果打折扣:長期餐后高血糖,會讓胰島素抵抗加重,導致藥量越吃越多還降不下來。
體重難降,脂肪堆積:數據顯示,高GI主食攝入者的平均體重比控制組高出2-4千克,腹型肥胖風險大幅上升,這又增加了糖尿病并發癥危險!
醫生建議這樣選擇和吃主食,血糖穩得住,生活質量提升
嘗試多弄粗雜糧,升糖慢且更耐飽。燕麥、糙米、玉米面、蕎麥面這些主食,GI值通常低至45-65,而且富含膳食纖維,還能給腸道“做大掃除”,減少餐后血糖激增。醫生還建議:
![]()
主食吃雜不吃精:一餐里主食1/3以上用燕麥、糙米、雜豆等代替,不僅降糖,還能延緩饑餓。試試“雜糧飯”,一鍋燉啥都行,換換口味不怕膩。
主食占比不超1/4:整個餐盤里,主食最多只占1/4,其余是蔬菜、蛋白、好油脂。這樣血糖波動小,還避免熱量超標。
慢慢咀嚼、別吃燙燙的:研究證實,緩慢進食、溫度適宜,有助于延緩消化吸收,餐后血糖波動僅為快食族的一半。
兩餐之間定點加餐:當進餐時間相隔太久時,可用小量堅果、低GI水果補充能量,避免血糖先高后低。
定期監測,靈活調整:建議每周自測血糖3-5次,記錄主食種類和量,發現血糖飆高時,及時調整配比。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