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又借給萬科220億。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算上之前的,總共借了288億。相當于給萬科辦了張巨額“內(nèi)部信用卡”,額度快刷爆了,只剩23億沒用。
錢花哪了?全拿去還債了。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原來我每天坐地鐵,不光在交票錢,還在替萬科還利息。”
![]()
聽著像段子,可背后全是真金白銀的窟窿。
萬科現(xiàn)在有息債務3600多億,今年到期就要還1500億,手里現(xiàn)金600多億,還差850億缺口。銀行不借錢,市場不買賬,融資渠道基本斷了。
這時候,能伸手的,只有大股東,深鐵。過去一年,深鐵幾乎每月一筆借款,十億起步,利率低、期限長,還能展期,簡直是“慈善貸”。
可問題是,深鐵也不是印鈔機。它自己賬上也就370億現(xiàn)金,這一下掏出大半,圖什么?
有人說這是“國資救市”,是“保民生穩(wěn)大局”。沒錯,萬科倒了,影響太大。但更現(xiàn)實的原因是,深鐵的錢,早就和萬科捆在一起了。
這事得從十年前說起。當年寶能姚老板舉牌萬科,想當大股東,結果被王老板一句“你不夠格”,直接懟回去。王老板要的不是野蠻人,而是“自己人”國資。最后深鐵出手,花了664億拿下控股權,成了新東家。
![]()
當時大家都覺得是強強聯(lián)合:深鐵有錢有地,萬科會開發(fā)會管理,一個出資源,一個出能力,躺著賺錢。前五年也確實如此,2017到2022年,萬科給深鐵分了192億紅利,皆大歡喜。
可好景不長。
2024年,萬科上市以來首次巨虧,直接把深鐵拖下水。這家曾經(jīng)的“地鐵利潤王”,一年虧了335億,日均虧損超一個億。
虧在哪?財報寫得清清楚楚:“對萬科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說白了,就是當初花664億買的股份,現(xiàn)在只值204億,賬面浮虧460億。
這不是簡單的投資失誤,而是一場深度套牢。深鐵救萬科,不是出于情義,而是自救。
錢都投進去了,股也押上了,要是萬科真倒了,深鐵才是最大輸家。
所以,所謂的“借款”,本質(zhì)上是一種債務置換:以前欠市場的錢,現(xiàn)在換成欠深鐵的錢。還不上?沒關系,慢慢還,還不起?那就賣股份,反正都是國資體系,“肉爛在鍋里”。
但這鍋肉,現(xiàn)在有點臭味了。
萬科財務大將“九爺”祝九勝被查,深鐵派去主持大局的董事長也卷入調(diào)查。原本說好“只投資、不插手”,結果問題太多,不得不親自下場,結果一摸,發(fā)現(xiàn)水比想象的深得多。
![]()
這說明什么?
說明萬科的問題,不只是缺錢,而是治理結構、財務透明、權力交接,全都有隱患。
深鐵當初以為接手的是塊金磚,結果發(fā)現(xiàn)是個雷區(qū)。
現(xiàn)在每借一筆錢,都不是在救活一家企業(yè),而是在延緩一次清算。
更諷刺的是,深鐵自己賺錢的模式,也靠地產(chǎn)。它的高毛利不是來自地鐵運營,而是地鐵沿線的樓盤開發(fā)。可如今房地產(chǎn)整體低迷,這塊“現(xiàn)金奶牛”也不產(chǎn)奶了。一邊是主業(yè)萎縮,一邊是股東巨虧,深鐵的壓力,一點不比萬科小。
所以,這場救援,與其說是“慷慨輸血”,不如說是“困獸猶斗”。外人看是國資托底,內(nèi)里卻是無奈之舉。未來怎么辦?
無非三條路:一是繼續(xù)借,把債務越滾越大;二是賣資產(chǎn),割肉回血,但優(yōu)質(zhì)項目早被掏空;三是等政策救市,盼著樓市回暖,可誰也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時候來。
![]()
但最怕的,是所有人都在等,沒人敢動,也不敢停。
因為一旦停止注資,崩塌就在一瞬間。
深鐵救萬科,救的不是一家房企,而是一個不能倒的符號。可符號再重要,也得有人住、有人買、有人信。
如果房子賣不動,租金收不上,現(xiàn)金流斷了,再多的“內(nèi)部借款”,也不過是把破產(chǎn)日往后推幾天。
真正的解藥,從來不在賬本上,而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里。什么時候,人們敢買房了,這場仗才算真正打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