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秋天一到,市場上的橘子就堆得像小山似的,黃澄澄的果皮裹著飽滿的果肉,看著就讓人心情變好。剝一個放進嘴里,酸甜的汁水在舌尖散開,清爽又解膩,還能補充身體需要的維生素 C,不管是當作日常水果,還是偶爾解饞,都是不少人的首選。可別覺得橘子好吃又有營養,就可以隨便吃、大量吃,不是所有人都能無拘無束地享受這份秋天的饋贈。有五類人要是不控制吃橘子的量,不光可能引發身體不適,嚴重的時候還會威脅到生命安全,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說說這件事。
腎病患者吃橘子:警惕高鉀血癥的致命風險
![]()
腎病患者吃橘子,必須把 “控制量” 刻在心里,因為橘子里的鉀含量一點都不低,每 100 克橘子中鉀含量大概在150-166 毫克。對于腎功能正常的人來說,身體里多余的鉀能通過尿液順利排出去,不會造成負擔,但腎病患者 —— 尤其是需要透析的患者,腎臟排鉀的能力已經大大下降,多余的鉀會在身體里堆積,引發高鉀血癥,這可是會致命的。
浙江臺州就有一位腎病患者,沒注意這一點,連著好幾天每天都吃 2-3 個橘子,等到出現不適去檢查時,血鉀值已經飆到了5.87mmol/L。要知道,正常人的血鉀值范圍只有3.5-5.0mmol/L,超出這個范圍就容易影響心臟功能。他之后出現了胸悶、身體水腫的癥狀,差一點就因為心臟驟停丟了性命。還有杭州一位需要定期透析的腎病患者,一次吃了 5 個橘子,血鉀直接升到了7.4mmol/L,這個數值已經非常危險,最后是經過緊急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的。
所以腎病患者一定要嚴格限制高鉀水果的攝入,橘子肯定要少吃甚至不吃。如果想吃水果,可以選蘋果、梨這類鉀含量低的,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不會給身體添負擔。
糖尿病患者吃橘子:別讓血糖悄悄失控
![]()
很多糖尿病患者覺得,橘子是低 GI 食物,應該能隨便吃,其實這種想法不對。橘子的 GI 值確實不高,大概在40 左右,屬于低 GI 食物,但它的含糖量可不算低,每 100 克橘子里就有9-12 克糖,而且這些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很容易被身體吸收。要是一次吃太多,比如一次吃 3-4 個,血糖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也就是咱們說的血糖波動,這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特別不利。
有臨床數據顯示,每到秋冬季節,橘子大量上市的時候,因為吃太多橘子導致血糖失控的糖尿病患者,比平時多了14%。這就說明,糖尿病患者吃橘子必須有講究,不能跟著自己的口味來。建議每次吃橘子別超過 1 個小橘子,重量大概在 100 克左右,而且要避開空腹的時候吃,最好在兩餐之間吃。吃了之后還要密切監測自己的血糖變化,根據血糖情況調整下次的食用量,這樣才能在吃橘子的同時,保證血糖穩定。
胃食管反流、胃潰瘍患者:橘子的酸性會加重不適
![]()
胃不好的人,比如有胃食管反流或者胃潰瘍的人,吃橘子也要特別小心,因為橘子里的有機酸含量不低。就拿常見的臍橙來說,它的總酸含量能達到0.92%,這種酸性物質會刺激胃部分泌更多胃酸,本來胃黏膜就有損傷的人,吃了之后只會讓不適更嚴重。
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人,吃了橘子之后,很可能會出現反酸、燒心的癥狀,有的甚至會覺得咳嗽都變嚴重了;要是有胃潰瘍,空腹吃橘子的話,高濃度的酸性物質會直接接觸到潰瘍面,很容易引發劇烈疼痛,讓病情雪上加霜。這類人群不是絕對不能吃橘子,但一定要選對時間,比如在飯后 1-2 小時少量嘗試,這時候胃里有食物中和胃酸,對胃的刺激會小一點。如果吃了之后覺得不舒服,不管多想吃,都要馬上停止,別硬扛著。
口腔潰瘍、咽喉炎患者:橘子會讓黏膜損傷更嚴重
嘴巴里長潰瘍,或者喉嚨發炎腫痛的時候,最好別吃橘子。橘子里的果酸和糖分,會直接刺激已經受損的口腔黏膜和咽喉黏膜,讓潰瘍的地方疼得更厲害,還會延緩潰瘍的愈合速度。
有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長潰瘍的時候忍不住吃了個橘子,結果潰瘍面積反而變大了,疼得連吃飯、說話都受影響;還有的人喉嚨本來就有點發炎,吃了橘子之后,喉嚨腫得更厲害,連吞口水都覺得費勁。所以這類人群最好等潰瘍完全愈合、喉嚨炎癥消退之后,再慢慢恢復吃橘子。如果實在想吃,吃了之后一定要及時用清水漱口,把口腔里殘留的酸性物質沖掉,減少對黏膜的刺激。
過敏體質者:別忽視橘子引發的急性過敏
![]()
雖然對橘子過敏的人不多,但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而且過敏反應可能很嚴重,不能掉以輕心。武漢就有一位老人,吃了橘子之后,很快出現了過敏癥狀:臉腫得特別厲害,嘴唇腫得像 “香腸” 一樣,去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急性過敏反應
橘子引發的過敏癥狀不止這些,還可能包括皮膚長紅疹、發癢,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喉頭水腫,甚至休克,這些情況都可能危及生命。如果之前吃柑橘類水果有過過敏史,那橘子肯定要嚴格避免,別抱有僥幸心理;如果是第一次嘗試橘子,或者不確定自己會不會過敏,一定要先少量吃一點,然后觀察 24 小時。要是這 24 小時里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再慢慢增加食用量,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健康吃橘子:控制總量是關鍵
就算是身體健康的人,吃橘子也不能沒有節制。橘子雖然有營養,但吃多了也會出問題,比如攝入過多糖分容易長胖,過多的有機酸會刺激牙齒,可能引發齲齒。
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吃 1-2 個中等大小的橘子就夠了,重量大概在200-350 克,這樣既能補充維生素 C,又不會因為攝入過多糖分和有機酸給身體帶來負擔。吃的時候也別一次吃完,比如上午吃半個,下午吃半個,分開吃對身體更友好。
健康吃橘子:注意搭配不踩雷
吃橘子的時候,還要注意和其他食物、藥物的搭配,不然可能會影響消化,甚至影響身體健康。比如橘子和牛奶不能一起吃,也不能剛吃完橘子就喝牛奶,最好間隔 1 小時以上。因為橘子里的有機酸會和牛奶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讓蛋白質凝固,不僅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還可能引起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另外,正在服用磺胺類藥物、補鉀藥的人,也不能吃橘子。橘子里的成分可能會和這些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甚至引發不良反應,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不確定自己吃的藥能不能和橘子一起吃,最好提前咨詢醫生或藥師。
健康吃橘子:特殊人群先問醫生
![]()
除了前面說的五類人,還有一些有特殊健康狀況的人,比如正在接受治療的病人、身體比較虛弱的老人小孩,吃橘子之前最好先咨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
這些人群的身體狀況比較特殊,對食物的耐受度和健康人不一樣,比如有的老人消化功能弱,吃多了橘子容易腹脹;有的小孩脾胃功能沒發育好,吃多了橘子可能會積食。醫生或營養師會根據具體的身體情況,給出合適的食用建議,比如每天能吃多少、什么時候吃,這樣才能在享受橘子美味的同時,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秋天的橘子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酸甜可口又有營養,但 “過猶不及” 這句話在吃橘子這件事上特別適用。不管是有基礎疾病的人,還是身體健康的人,吃橘子都要講究方法、控制量。尤其是前面提到的五類人,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別因為貪嘴影響健康。要是吃了橘子之后出現不舒服的癥狀,別想著忍忍就過去,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這樣才能既享受秋天的美味,又能保持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