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牛可心
因為一只帝王蟹,網友們吵起來了。
近日,一只標價999元的帝王蟹出現在南京大學食堂的檔口,這場看似普通的餐飲調整意外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有網友認為,豐儉由人,帝王蟹進食堂也是校園服務多元化的體現;也有人認為,999元的帝王蟹對學生來說有點奢侈,容易引起攀比。
從服務升級的角度看,高校食堂引入高端菜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近年來,我們不難看到海底撈、星巴克等商業品牌陸續入駐校園,新式茶飲在高校遍地開花,這些變化背后是規模龐大的高校消費市場。這些商業品牌的入駐,在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也悄然改變著校園的餐飲生態。資料顯示,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已超4700萬人,這個年輕而穩定的消費群體,自然成為商家競相爭奪的對象。從這個角度看,食堂檔口出現高端海鮮,某種程度上是市場規律在校園場景中的自然延伸。
汪曾祺在回憶西南聯大求學歲月時,曾生動記述了戰時大學生活的清苦。據他回憶,學生食堂的八寶飯里常能吃出木屑和沙子,嚼起來“嘎吱作響”。世易時移,從當年難以下咽的粗糲飯食,到今天琳瑯滿目的檔口選擇;從勉強果腹的生存需求,到對美食品質的多元追求,如今高校食堂提供的多層次豐富選擇,可以說正是時代發展與生活條件改善的具象化體現。
大學生絕大多數尚未經濟獨立,生活費主要來自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檔食材進入校園食堂,難免讓人擔憂可能引發消費攀比之風。但從社交媒體上的學生反饋來看,在此次事件中,南大學子展現出了令人贊賞的消費理性。有學生選擇“拼單”購買,以協作方式化解高消費門檻;更多人則抱著平常心看待,既不對帝王蟹趨之若鶩,也不對嘗試者指手畫腳,展現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理性消費觀念。事實上,當代大學生成長于物質相對豐富的時代,他們既懂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也理解適度消費的意義。對此,社會應當給予更多信任,而非簡單以“奢靡”論之。
然而,高校食堂終究不同于商業餐飲場所。作為承擔公共職能的教育機構,高校食堂的核心使命是保障大多數學生的基本餐飲需求。據了解,該校擁有十余個食堂,帝王蟹僅出現在其中一個食堂的單個檔口,占比不足百分之一。此外,食堂仍保留了1分錢早餐、7元學子套餐等平價選擇。更重要的是,校方在回應中明確表示將繼續提升物美價廉餐食的供給質量。這種既包容創新又堅守本分的做法,既照顧了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更體現了高校在市場化浪潮中的定力。
歸根結底,高校食堂改革的關鍵不在于是否引入某道“網紅菜品”,而在于能否構建一個既多元又普惠的餐飲服務體系。理想的校園餐飲,應該讓經濟條件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無論是想偶爾改善伙食,還是堅持儉樸度日,都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當我們在討論帝王蟹該不該進大學食堂時,實際上是在探討高校如何在社會變遷中守住育人初心。一所大學的魅力,不僅在于它能容納多樣的生活方式,更在于它能為所有學子守護求學的尊嚴與體面。這或許就是此次“帝王蟹風波”給我們最寶貴的啟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