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南京大學食堂推出了999元一只的帝王蟹。11月4日,南京大學宣布相關菜品下架。
3天時間,帝王蟹完成了它的校園之旅,羞答答地爬走了。那四個湊單分享一只帝王蟹的大學生,成了最早在大學食堂吃到螃蟹的人,也可能是最后在食堂吃到螃蟹的人。
這個社會,究竟虛偽到什么程度,才會連一只帝王蟹都容不下?
完全理解南大的處境和選擇。如今大學弱不經(jīng)風如林黛玉,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嚇得他們屁滾尿流。很多事件,甚至都不用討論對錯,只要有爭議,那都是一種巨大的輿論壓力。主動降溫也好,委屈求全也罷,終究都是一種無奈。
好聽點,這是聽話乖巧低調(diào)務實,不好聽的話,那就是大學獨立精神的喪失。一只帝王蟹都保護不了,真遇到事了,你覺得它能保護學生?那大約幾乎是不可能的。
南大雖然下架了帝王蟹,但并不是說上架帝王蟹錯了。
經(jīng)濟學家馬光遠說過,不要限制富人消費,富人消費有利于窮人。富人消費就是一種財富再分配,從富人手里流到窮人手里,我們應該鼓勵富人多消費、敢消費,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費。
舉個例子。王思聰泡了那么多女網(wǎng)紅,出手又很闊綽。以100個計,每人給個1000萬,那就是100個家庭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她們有了錢,又會進一步消費,惠及更多人。我們其實應該羨慕的不是王思聰,而是那些女網(wǎng)紅。
“二八定律”都知道吧,一個社會80%的財富,其實掌握在20%的人手里。拉動內(nèi)需靠什么?肯定不能我們這些普通用幾代人的存款買房、買車,怎么拉得動。而是要靠富人消費。
特別不明白為什么我們這個社會看不慣有錢人炫富。當年趙本山突然從春晚消失,據(jù)說就是因為買了私人飛機,太高調(diào)了。直到今天,真正富有的人還習慣夾著尾巴做人。好像沒人炫富,大家就不拜金似的。富人不消費,他的財富跟你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只有消費了,才可能跟你有點關系。
回到帝王蟹。偌大的南京大學,肯定有家境好、消費能力強的學生。你以為他們不吃帝王蟹,就不消費了嗎?他們的消費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不在食堂消費,就會在其他地方消費,不在校園里消費,就會在校園外消費。與其在校園外消費,不如讓他們在校園里消費。學校從帝王蟹中賺到錢,完全可以資助一下那些貧困學生,讓那些天天啃饅頭、吃咸菜的學生也有吃上肉菜。富學生享受了帝王蟹的美味,窮學生享受了政策福利。
有網(wǎng)友說的好,學生沒意見,學校沒意見,偏偏只有旁觀者有意見。說得真準,罵得真臟。這些旁觀者的意見,往往都建立在空洞的立論和道德潔癖之上。
比如新京報的評論就說,高校食堂作為保障師生基本餐飲的公共服務場所,其主要目的就是做好平價餐飲,而非鼓勵學生追逐高消費。
這可能是我看過的新京報評論中,質(zhì)量最差的一篇。短短一句話,就有兩個邏輯硬傷。第一,食堂推出帝王蟹,與做好平價餐飲一點都不矛盾。南京大學共有10個食堂,每個食堂有10個檔口,帝王蟹只是其中一個檔口,點比僅為1%,并沒有說學校抽瘋到讓所有學生都去吃帝王蟹。
第二,高消費是鼓勵出來的嗎?實力不允許,怎么鼓勵也沒用。而且這句話,充滿了對當代大學生智商的侮辱,好像他們真的會因為一只帝王蟹透支那點生活費。
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的光榮傳統(tǒng),當然應該發(fā)揚光大。但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沒苦硬吃,主動消費降級,以過苦日子為榮。讓億萬富翁的兒子,天天跟工人子弟一起吃一塊五的豆腐白菜,這不是勤儉節(jié)約,這是變態(tài)。
貧富差距是客觀存在的,階層分化是客觀存在的,不要假裝不知道。強行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個消費水平線上,不僅壓抑了消費需求,也壓抑了人性。那種贊美富人在消費上的極致節(jié)儉,我只想說一句,真特么的虛偽。
比如某知名企業(yè)家,以“一妻一女一布鞋”離名于世,其艱苦樸素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后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原來他不是沒有高消費,相反他的消費高得離譜,只是消費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上百億的信托基金能買多少帝王蟹?
用郭麒麟的話說,有錢人的生活你想象不到。
他的艱苦樸素,只有刻意打造的一種人設,與品牌形象高度捆綁。
你以為他穿的是一雙普通的布鞋嗎?不是,那是腦殘粉親吻的圣物,也是資本為腦殘粉量身定做的局。他的布鞋穿得越久,味道越大,粉絲越上頭。傻子們總是停留在富人“有錢不花”的期待中,從中獲得一點心理平衡。殊不知富人們正是利用這種心理,給他們精準投放腳臭味,完了他們還要說聲“謝謝啊!”
馬斯克從來就不掩飾自己的富有。他的私生子漫天飛,他也毫不在意別人的議論。因為他知道,他的錢來得正當,不需要打造人設來欺騙大眾,也不擔心人們對他私生活的評價,影響特斯拉的股價。富人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不是做慈善,而是拼命花錢,用各種方式。
大學食堂里的帝王蟹,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社會開放的信號。我們承認財富差距,承認階層鴻溝,承認消費水平的高低,接受它,正視它,包容它。可怕的從來不是陽光下的帝王蟹,坦坦蕩蕩的消費,大大方方的享受,本身就是一種底氣。
真正可怕的是,明明有差距,還要假裝“我們都一樣”,用形式的平等掩蓋實質(zhì)上的不平等。
撤下了檔口上的帝王蟹,撤不了心中的帝王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