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太湖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抓全省首批山水工程試點契機,以現存問題為導向,通過水土保持、植被恢復、生態護岸等系統工程,積極推進寺前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和系統治理,實現寺前河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優化與功能提升。目前,項目實際總投資4590.56萬元,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177公頃,14個績效目標全部達成并通過省級驗收。?
建章立制,夯實生態保護修復基礎?
生態保護修復全面推進的根本保障在于嚴格的制度建設、嚴密的組織體系、嚴謹的工作機制。?
強化組織領導。太湖縣委、縣政府將寺前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成立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試點工程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責任;設立工作專班辦公室,具體承擔協調、調度、管理等日常事務;同時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聘請專家學者對重點子項目提供技術咨詢和全過程指導服務,確保工程優質高效推進。?
完善制度體系。制定印發《太湖縣寺前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太湖縣寺前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明確關鍵節點任務、責任落實清單,完善工程評估機制,確保項目實施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健全工作機制。在項目推進上堅持“抱團攻堅”,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專項議事協調、月調度機制,定期分析、調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建立項目績效實現程度、預算執行進度的“雙監控”機制,實施資金執行與項目進度、績效目標掛鉤的“1+2”資金管理機制;委托財政部門和技術單位加強項目跟蹤審計和質量安全巡查,為項目工程高質量推進提供有力保障。?
多管齊下,統籌“山水工程”系統治理?
寺前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一項基于自然、系統治理的綜合項目,必須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
科學規劃引領。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導下,緊緊圍繞生態功能定位和生態環境問題,以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為核心,充分挖掘寺前河、林沖河的“水元素”優勢,制定“3+3+5”系統修復治理規劃方案,謀劃布局節水養田、治河清源、鄉村整治、水系連通等3個功能單元、3大類工程、5項治理項目,實現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游下游、左岸右岸聯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切實做到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化、一體化修復,成功打造出“山區生態修復樣板”。?
精準靶向修復。堅持自然修復為主、工程修復為輔。在河道治理方面,創新采用生態護岸護坡技術,最大程度還原自然河道形態,同步推進清障疏浚與溝塘水利整治,累計疏浚淤泥12025.8立方米、植樹綠化面積1200平方米;在農田改造環節,重點完善灌溉排水系統、提升耕地質量等級,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目前耕地質量較工程實施前提升4個等級,地力培肥1800畝、改善灌溉面積2000畝,流域糧食產量年增達29.7萬公斤;在鄉村環境整治中,集中清理雜亂區域并同步開展綠化美化、照明升級,配套修建小微濕地廣場、法治宣傳廣場、景觀休憩亭、休閑步道與生態停車場等民生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品質,逐漸形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全域精致圖景。?
加強修復管護。建立修復治理全周期管護機制,制定后期管護清單,細化管護方式、管護內容、管護標準,設立專項經費用于維護寺前河流域生態質量長期穩定向好;實施縣、鎮、村三級巡查制度,完善資規、水利、農業、公安、環保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定期對河道、溝渠、步道、綠化等設施開展常態化巡查;同時持續開展生態文明宣教活動,注重社會監督,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引導公眾參與和監督,營造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的良好氛圍。?
融合互促,推進“生態修復+”發展模式?
在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的同時,積極探索生態發展道路,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推進“生態修復+文化旅游”。依托修復后的優質生態資源,著力打造生態茶園,持續推動“茶旅”產業發展提質增速;同時緊扣“禪文特色”,充分發揮趙樸初文化公園、佛圖寺景區等旅游資源輻射作用,大力發展寺前河流域生態旅游、觀光體驗等產業,使其成為遠近聞名的“打卡”圣地,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年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
推進“生態修復+特色農業”。全面助力農業生產和糧食增收,將寺前河流域生態修復與周邊低效農田改造相結合,提質改造耕地2000畝;同時深度整合區域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利用修復土地種植特色菌菇等具有經濟價值的作物,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農民增收,種植業總產值年增170.77萬元,群眾人均年收入增加270元。?
推進“生態修復+災害防控”。堅持從源頭提升防洪抗災能力,依托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完成清淤疏浚河道11.34公里,新建生態護岸8.649公里,護砌溝渠1.482公里,新建加固攔水堰22座、整修山塘2口,配套建設渠系建筑物37座,形成立體防護及保水體系,緩解了河道行洪壓力,災害防御能力顯著提高。(蔡偉偉 阮金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