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海河鎮工業園區污水直排河道,河水泛白如“牛奶”,沿岸村民怒喊“招商引資要業績,不顧老百姓死活”,這聲控訴直擊基層治理的痛點,更敲響了環保監管的警鐘。
![]()
生態環保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這是全社會共識,更是發展的底線。工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載體,招商引資本是為了改善民生、帶動發展,但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讓污水肆意流淌,這樣的“業績”沾滿了生態的傷痕與群眾的怨氣。污水直排不僅摧毀河道生態——魚蝦絕跡、水草枯萎,更直接威脅群眾的生存根基:地下水可能受污染,農田灌溉存隱患,長期呼吸周邊空氣、接觸污染水體,群眾的身體健康更是無從保障。這種“重績輕責”的發展模式,看似賺了短期利益,實則透支著長遠發展的底氣,背離了發展的初心。
![]()
更令人憤慨的是亂象背后的監管缺位。企業排污不可能悄無聲息,河水泛白的異象也絕非一日形成,當地監管部門為何視而不見?是“眼瞎心盲”的不作為,還是“投鼠忌器”的不敢管?本質上是政績觀錯位、責任意識淡薄。環保監管的失職,比企業排污更具危害性——它縱容了違法行為,寒了群眾的心,更讓“環保優先”的理念淪為空談。當監管部門對污染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群眾訴求置若罔聞,環保紅線便成了“紙糊的防線”,公共利益也就成了可以隨意犧牲的“籌碼”。
![]()
環保紅線不可破,監管責任不可推。相關部門必須立刻亮劍,拿出“零容忍”的態度:嚴查涉事排污企業,依法從重處罰,責令限期整改,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更要倒查監管鏈條,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失職之責,杜絕“以罰代管”“縱容包庇”的亂象。同時,要樹立“環保就是政績”的正確導向,把生態保護納入發展考核的硬指標,讓招商引資與環保監管同頻共振。
![]()
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惠及民生,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射陽海河鎮的污水之痛,理應成為各地的鏡鑒:唯有堅守環保紅線,壓實監管責任,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才能真正守護好群眾賴以生存的家園,讓發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個人。
圖片來源鹽阜網事:文章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