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西賀州市平桂區公會鎮解元村的葡萄生態園,20多個容量150公斤的酒缸整齊排列,一股醇厚的酒香撲鼻而來。
“一缸葡萄酒,能賣到9000元(人民幣,下同),相當于一畝多鮮食葡萄的價錢。”解元村黨支部書記、莊園負責人黎合盛說,他今年種植夏黑、陽光玫瑰、釀酒葡萄等優質品種共31.5畝,預計總產量可達39噸。
![]()
圖為村民在采摘葡萄。陶勝平 攝
為了釀出好酒,黎合盛引進國外釀酒設備,與賀州學院專業團隊合作優化工藝。他還根據當地土壤墑情、光照等條件,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策略:限根、限產,給每株葡萄足夠的生長空間;人工除草、生物除蟲,確保每一顆葡萄都綠色有機。
黎合盛介紹,經過精挑細選的葡萄,一部分銷往果蔬市場,另一部分則進入車間,開始它們的“華麗轉身”――經過發酵、貯存,最終成為餐桌上的美酒。他說,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打造出本土葡萄酒品牌,讓鄉親們依靠“葡萄酒+農業”“葡萄酒+旅游”過上好日子。
近年來,解元村以葡萄酒莊園為依托,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進多個葡萄品種,種植面積已達200畝,年產量約200噸,產值160萬元左右。產品不僅銷往城區商超,還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帶動了3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
黎合盛把葡萄變成美酒的故事,只是平桂區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區葡萄種植面積已達1700畝,擁有釀酒葡萄、夏黑等10余個品種。
![]()
圖為村民在采摘葡萄。陶勝平 攝
已逾50歲的村民謝重陽告訴記者,他十分看好當地葡萄產業的發展,在把自家土地流轉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后,他來到果園學習葡萄種植、釀酒技術。“雖然每天很忙,但看著果園越辦越好,收入也增加了,干起活來特別有勁頭。”他說。
平桂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志偉表示,圍繞葡萄這一特色“甜蜜”產業,當地正著力打造集采摘體驗、特色民宿、農家餐飲、研學教育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入股分紅等模式,讓更多農民分享葡萄酒產業鏈帶來的增值收益,助力鄉村振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