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公主嶺市各鄉鎮、涉農街道積極搶抓農時,有序開展機械化收割作業,秋糧收獲進度明顯加快,秋收工作已經基本結束,糧食增產已成定局。
2025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68.9萬畝。其中,玉米面積442.6萬畝;水稻面積15.8萬畝;大豆面積8.5萬畝;馬鈴薯面積1.2萬畝;其他雜糧雜豆等糧食作物面積0.8萬畝。據市農業農村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市糧食作物已收獲464.47萬畝,占播種面積的99.06%。其中,玉米收獲438.17萬畝,占播種面積的99%;水稻、大豆、薯類及雜糧雜豆均已全部收獲完畢。
年初以來,公主嶺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努力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積極推廣玉米品種優化合理增密種植技術,落實科學施肥增效措施,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黑土地保護利用、玉米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增產技術,以及“一噴多促”技術,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強農作物防病防蟲能力,提高籽粒品質,有效提升糧食產量和生產效益。今年預計糧食總產量比去年提升1.66%。
秋收是糧食生產的重要一環。為保障秋收工作平穩順利進行,公主嶺市提早做好各項準備,并結合氣候特點和農耕習慣,指導各地強化糧食生產主體責任,因地制宜、適時“晚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經過春的播種、夏的耕耘,一幅秋收畫卷在嶺城大地精彩鋪展,豐收的喜訊接踵而至。
秋收期間,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氣象、公安、應急等部門,抓實抓細氣象服務、機具調度、技術指導、隱患排查等關鍵措施,確保秋糧收獲高效有序推進。今年,全市共有22300余臺套農業機械投入秋收一線,其中拖拉機15000余臺,收割機7300余臺,農作物機收率達到90%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6.2%。各鄉鎮、涉農街道充分發揮新型農機經營主體作用,協同組織農機具跨鄉鎮、跨村屯作業,最大限度擴大機收面積。
糧食收獲后,科學儲糧工作尤為重要。公主嶺市糧儲部門建議廣大農民提前做好倉儲設施準備。在玉米收獲后,應及時對果穗進行人工挑揀、剔除霉變果穗,做好通風降水和分類倉儲,防止受潮發生霉變。水稻等糧食作物收獲后,也要視情況及時倒垛晾曬,降低糧食水分,具備條件的可適時脫粒、烘干、倉儲。
來源:公主嶺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