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中心記者:楊曼 攝影報道
FENGSHOU
![]()
11月5日,在融安縣浮石鎮浮石村拍攝的稻田景色。(楊曼 攝)
金秋時節,桂北大地稻谷飄香。連日來,融安縣4.6萬畝晚稻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搶收稻谷。收割機穿梭作業,谷粒簌簌歸倉,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奏響一曲嘹亮的“豐收”交響樂。
![]()
11月5日,在融安縣浮石鎮浮石村,收割機正在收割晚稻。(楊曼 攝)
11月5日,在融安縣浮石鎮浮石村優質稻種植示范區,陽光灑在沉甸甸的稻穗上,折射出耀眼的金光。伴隨著轟鳴聲,多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短短幾分鐘便完成了一塊稻田的收割任務。
![]()
11月5日,在融安縣浮石鎮浮石村,收割機正在裝卸稻谷。(楊曼 攝)
當天,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還到田間地頭對晚稻進行取樣測產,在種植區域選取幾塊長勢均衡的田塊,依次完成實測面積、現場收割、裝袋稱重、數據記錄等工作。針對融安當地地形及氣候特點,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早謀劃、早部署,不僅組織各地農機投入作業,還派遣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機維修保養、機收減損等技術服務,指導農戶調整收割參數,最大限度減少損耗。
![]()
11月5日,在融安縣浮石鎮浮石村,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正在對晚稻取樣。(楊曼 攝)
豐收的背后,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扎實推進。今年以來,融安縣將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通過推廣應用一噴多促、水稻增密增穗、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助力糧食產量、品質雙提升。同時,培育壯大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打造“潭糧記”“糧師傅”等本地優質米品牌,形成“育秧—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讓種糧農戶既有“好收成”,更有“好收益”。
![]()
11月5日,在融安縣浮石鎮浮石村拍攝的晚稻。(楊曼 攝)
據了解,今年融安縣晚稻產量預計達1.39萬噸,目前收割進度已過三分之二,預計11月中旬可全面完成收割任務。收割后的田地將陸續轉入冬種,為下一季農業生產打下基礎。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署名!
值班總編:滕以洪值班校對:潘 毅
責任編輯:尹 丹責任校對:李朝杏
責任監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領獎、咨詢
聯系電話: 69600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