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掛在主會場的90件入圍作品,等待評委終評打分
書法報社記者 管興智
合肥現場報道
11月3日,第二屆“中國書法大廈杯”書法大獎賽篆書評審進入終評與審讀環節。
![]()
![]()
![]()
![]()
![]()
![]()
![]()
![]()
![]()
評委現場打分
![]()
![]()
![]()
![]()
![]()
現場直播的工作人員
在打完分的中場休息時間,評委們也透露出他們對篆書創作的一些看法。許雄志表示,大篆正文加章草落款的方式目前已成為一種“模式化套路”。他在評審時會盡量避免給“同質化嚴重”的作品高分,挖掘具有“個性化”的作品。趙山亭表示,當今許多作者為了入展、獲獎,不去取法古人,而是研究今人作品,短期或有提升,但要深思后續如何在學書之路上走得更遠。
![]()
亮分現場
請點擊視頻觀看亮分流程
![]()
大屏展示90件作品的最終得分
![]()
![]()
得分排名前40的篆書作品
![]()
現場準備的文字審讀工具
![]()
![]()
![]()
![]()
![]()
文字審讀現場
![]()
趙山亭評委通過放大鏡審讀小字作品
![]()
![]()
![]()
![]()
![]()
![]()
評委使用便利貼在作品上標注的錯訛字、有爭議的字法
![]()
![]()
評委集中商討
![]()
評委舉手表決作品入展、入選或是淘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