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社會工作報》
11月3日頭版
聚焦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
刊發文章
《負擔輕了,服務群眾的腳步勤了》
全文如下:
清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黨群服務中心里,幾位村民圍在村黨委委員黃玲的辦公桌前。“您看,點開這個圖標,填寫基本信息,上傳身份證照片,提交就行。”黃玲正手把手教村民申請高齡補貼。
![]()
![]()
![]()
“以前村民到鎮上去要穿過102省道,大貨車多,很不安全。現在能直接從田頭到鎮中心。”四邑村黨委書記鄧志平指著剛硬化的4.5公里“民心路”說,通過“日碰頭、周議事”制度,村干部每天上午8點召開“碰頭會”安排當日工作,每周一上午召開議事會研究解決各類問題。
在產業發展方面,四邑村創新推行“1135”集體經濟增收分配辦法,即村集體經濟增收部分的10%用于獎勵村干部,10%用于獎勵小組長,30%用于獎勵灣組骨干,50%投入民生實事,實現了“集體有收益、骨干有激勵、群眾得實惠”的良性循環。
“這讓大家都鉚足了勁!”甜瓜合作社負責人許波指著連片大棚說,今年種植面積從50畝擴大到300畝,每畝比傳統種植增收千余元。
夕陽西下,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廣場上熱鬧起來。村民們在活動室里下棋聊天,孩子們在新建的文化廣場上嬉戲。“負擔輕了,我們服務群眾的腳步更勤了。”黃玲說這話時,臉上的笑容在夕陽映照下格外燦爛。
“干部只有真正沉下去,民情才能浮上來,工作才能實起來。”鄧志平表示。
來源:《中國社會工作報》11月3日頭版
一審/編輯:黃亞琦
二審:石麗麗
三審:陳小彬
監制:朱封金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
![]()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