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梅州水產產業科技創新,加快水產行業的綠色轉型,科技助力“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10月30日下午,由梅州市梅江區農業農村局主辦,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組織支持的“淡水池塘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專項培訓會成功在梅江區舉辦。
此次培訓邀請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謝駿和李志斐兩位研究員重點圍繞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和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技術進行授課,會議吸引了梅州市水產行業領域從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養殖戶等共100余人參加。
![]()
會上,謝駿研究員首先詳細講解了養殖尾水排放標準政策和尾水處理的最新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展示了如何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同時,通過科學規劃實現尾水資源化利用;李志斐研究員則分享了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為養殖戶提供了從種苗搭配到技術管理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參訓人員對培訓內容反響熱烈,普遍表示收獲頗豐。多位養殖戶表示,通過此次培訓掌握了當前梅州水產養殖行業面臨的核心問題及解決方案,為下一步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方向。
![]()
![]()
近年來,梅州市水產養殖受生態環保壓力、技術模式落后、養殖品種單一、綜合效益不高等因素影響,本地漁業遇到產業發展瓶頸,發展方式亟待轉型升級。而作為市級唯一水產類科研單位,梅州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結合梅州實際,先后引進白金豐產鯽、澳洲淡水龍蝦等良品進行本地化試養及模式升級,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促進養殖品種結構調整;此外,結合農村科技特派員等項目實施,積極踐行科技服務使命,單位科研創新團隊深入產業一線,扎實開展多項技術推廣與服務工作,為梅江區省級水產產業園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經營主體、養殖戶超百戶,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接下來,在我市“十五五”漁業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期間,需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研發及設施漁業推廣工作,深耕優質水域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緊密圍繞“客都草魚”品質提升強化漁業品牌價值升級,以多措并舉來解決梅州市水產養殖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為梅州水產行業的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在梅縣區大坪鎮青蓮村開展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喜獲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