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驅車來到位于平莊東路4689號的上海集賢蝦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基地,十余座高標準透明采光頂大棚整齊排列,推開其中一座大棚的門,一個個大型圓桶擺放在大棚里,這就是陸基圓桶養殖基地。
![]()
基地負責人胡先生,今年56歲,自1989年便踏入水產養殖行業,深耕這一領域三十余年。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與敢闖敢試的勁頭,他的養殖版圖不斷擴張,基地遍布國內多省,養殖的水產產品更遠銷韓國、西班牙等國,成為業內知名的水產養殖領軍人物。這個基地是2024年4月啟動建設的,在胡先生的統籌推進下,于2025年9月底建成投產。整個基地總投資2700萬元,養殖面積達26畝,共設有44個直徑10米和94個直徑5米的養殖圓桶。
![]()
基地建設過程中,胡先生的創新與考量隨處可見,為降低長期維護成本,他摒棄塑料膜材質,選用鋼化玻璃建造大棚,這種材質不僅抗臺風能力更強,使用壽命更長達20年以上,解決了塑料膜“三年一換”的維修問題。
![]()
相較于傳統池塘養殖,陸基圓桶養魚的技術優勢堪稱“革命性”。在空間利用與產量上,傳統池塘畝產約4000斤魚已屬不錯水平,而該基地單個圓桶年產量可達8000斤,相當于“一個圓桶抵兩畝塘”。胡先生算了一筆賬,“按每畝布設6個圓桶的密度算,畝產最多能到4萬多斤,效益比傳統養殖翻了十倍。”
![]()
在水資源與生態管理上,基地采用循環水系統,實現“極致節水”。養殖尾水先經微濾機去除固體顆粒,再流入生化池通過微生物分解有毒物質,最后經紫外線殺菌、增氧處理后回流圓桶,水循環利用率高達95%以上,用水量僅為傳統養殖的十分之一,既節約水資源,又避免污染環境。
![]()
在智慧管控與效率提升上,基地構建了全流程科技矩陣。5G智能監控系統實時追蹤水溫、溶氧量等指標,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便可遠程操控自動投料、排污與清洗。配合自動投料機與水位溫度報警系統,這個基地僅需2名工人管理,徹底告別傳統養殖“深夜巡塘、靠天吃飯”的困境。
![]()
目前,基地依托圓桶養殖優勢效益突出,加州鱸魚經水溫調控與精準誘導轉食顆粒飼料,40天完成馴化,單就加州鱸魚養殖而言利潤就十分可觀。胡先生還借助鰻魚苗降價機遇擴大鰻鱺養殖,實現訂單化生產并直供韓國,澳大利亞“國寶魚”莫瑞鱈通過微流速養殖提升肉質,價格從35元/斤升至80元/斤,仍供不應求。
![]()
未來,胡先生還計劃聯動龍頭企業,借鑒泰國大蝦養殖經驗,將本地養殖的蝦類產品規格從“一兩多”提升至“六兩起步”,推動奉城鎮養殖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邁進。
![]()
如今,這座陸基圓桶養魚基地,已成為奉賢區現代化漁業發展的標桿。隨著與龍頭企業合作的不斷深化,這套高效、生態的養殖模式,將進一步推動奉城鎮水產產業向現代化轉型,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特約通訊員:季雨誕(奉城鎮)
編輯:何琪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