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勤:產業興旺“錢袋鼓” 鄉風文明“氣象新”
近日,在民勤縣西渠鎮出鮮村興旺養殖場,養殖戶靳海羅正駕駛電動撒料車往來作業。圈舍里,一頭頭肉牛膘肥體壯,正悠閑地咀嚼草料,呈現出一派現代化畜牧養殖的生動場景。
![]()
肉牛養殖 王珍艷 攝
“西渠鎮現有養殖小區35個,肉羊存欄16萬只,年出欄23萬只,肉牛存欄2500頭,年出欄400頭。”西渠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干部郭精福表示,“我們通過定期組織培訓,推廣養殖技術,持續做好疫病防控和品種改良,全力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西渠鎮聚焦標準化養殖、良種化繁育、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建設,推動畜牧業從粗放式養殖向集約化管理轉型,引導群眾走精養優養之路,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走進民勤縣蔡旗鎮金家莊村的日光溫室大棚,濃濃暖意迎面而來。只見藤蔓間掛滿了一串串飽滿圓潤、色澤鮮亮的西紅柿,生機勃勃,豐收在望。
![]()
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巧打季節差 楊燕 攝
“要想提高溫室西紅柿的收益,關鍵得瞄準市場,打好時間差,做到春提前、秋延后,實現全年不間斷供應。”說起種植經驗,種植戶金發文侃侃而談,“我這座棚是7月份定植的,8月中旬就開始采摘,目前已經收入兩萬多元。按這個勢頭,采收到11月底,還能再增收一萬多元。”
近年來,金家莊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多元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產業,有效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如今,村民們正從傳統的“春種秋收”邁向“四季豐收”,鄉村振興的動能持續增強。
“目前全村已建成三代日光溫室39座,重點種植辣椒、西葫蘆、西紅柿等市場需求旺盛、經濟效益突出的蔬菜品種。預計每座大棚年均收入超過5萬元,真正讓群眾嘗到了產業結構優化帶來的甜頭。”金家莊村黨支部副書記俞天喜介紹道。
鄉風文明同樣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活力。近年來,東湖鎮下月村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居民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場所等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也扮靚了村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我覺得積分制非常好,不僅環境干凈了,還獲得了積分獎勵。今后我將繼續做好庭院美化,爭取獲取更多積分。”下月村村民石玉成說。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聚焦鄉村發展、建設與治理三大任務。”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輝明說道,“‘4+1’優勢主導產業規模穩定在60萬畝,肉羊飼養量達430萬只,建成日光溫室5.6萬畝、養殖暖棚9.4萬畝,群眾收入穩步增長;投入4100多萬元實施農村污水處理及環境整治項目,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村容村貌顯著提升;同時,扎實推進高額彩禮治理,‘一碗燴菜辦喪事’已覆蓋169個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日益濃厚,鄉村文明不斷展現新氣象。”(記者:張曉嬌)
編輯:李筱 審校:李玉紅 責任編輯:閆銘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