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生產事關國運民生,要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關鍵。
江西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水稻種植屬于“靠天吃飯”,挖掘氣候資源、規避氣象災害風險,是“藏糧于技”的重要舉措。
江西省氣象部門歷經多年,運用多技術、多模式保障,充分利用氣象數據,科學評估全省氣候可行性,研發雙季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連續5年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示范推廣,覆蓋全省83個縣100余個示范點,累計輻射影響面積超過260萬畝。據不完全調查,今年示范點雙季早稻平均每畝增產約21公斤,晚稻平均每畝增產約20公斤;綜合計算節省的人工成本和糧食增產效益,示范點全年早、晚兩季水稻每畝增收約110元。
巧用“天時”
11月的贛鄱大地,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
近日,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東源鄉3900余畝早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機器在稻田間勞作 張惜羽 攝影
在宜春市上高縣泗溪鎮曾家村,合作社種植的700多畝水稻被收割完畢。“今年示范點晚稻測產每畝667公斤,加上早稻測產每畝576公斤,雙季稻畝產總量超過一噸,又是一個豐收年!早稻早播技術幫了大忙!”村黨支部副書記姚小軍說。
江西水稻熟制以雙季稻為主,雙季早稻播種分保溫育秧和大田直播兩種方式。按照傳統種植習慣,采用第一種方式的早稻大面積播種期一般始于3月中旬后期,采用第二種方式的則始于4月初。
“我們在實地調查中發現,在氣候變暖和規模化種植的雙重背景下,部分雙季稻種植大戶嘗試在春季提早早稻播種期,取得較好效果。但播種越早,低溫風險越高,早春熱量資源能否滿足搶早播種的需要,早播可以提前多久,需要利用長序列氣候資料分析論證。”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副主任郭瑞鴿介紹。
基于此,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著手開展研究。根據氣候資料分析,2000年至2019年雙季早稻氣候安全播種期較1980年至1999年平均提前了12.7天。氣象部門建議,適當提早播種雙季早稻,可以延長其生長季,增加中、遲熟品種的種植比例,優化品種熟性搭配,提高全年糧食增產潛力。
為了驗證雙季早稻早播的可行性,2016年,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開展早稻播期試驗;2018年,在金溪縣和鄱陽縣各選取一個試驗點開展大田試驗;歷時3年,結合長序列數據分析和田間實際驗證,試驗取得較好效果,雙季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在全省逐步示范推廣。
挖掘“地利”
在“早稻+晚稻”雙季種植模式下,第二季晚稻的產量更高、質量更好。在充分利用江西氣候資源優勢的前提下,早稻早播既可延長生長季,提高雙季的產量和品質,又可有效降低早稻灌漿乳熟期遇高溫、晚稻抽穗揚花期遇寒露風的風險。
![]()
7月25日,江西省氣象科學研究院專家來在南昌市南昌縣塔城鄉芳湖村全國雙季水稻野外氣象科學試驗基地,搶收早稻試驗樣本。程玥 攝影
“但是,早播雖好,也不能盲目實施,需要密切關注預報信息。”郭瑞鴿介紹,江西已經建立“用好預報、適度早播,控制比例、分期播種,優選品種、合理搭配,看天管苗、及時避災”的早稻早播早育推廣模式。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通過發布早播農用天氣預報,聯合市縣氣象和農業農村部門指導農戶合理早播,減少盲目過度早播和因低溫風險畏懼早播的現象。
以姚小軍所在合作社今年種植的雙季稻為例,示范點早稻在3月7日播種、4月3日移栽、7月14日收割,晚稻在6月27日播種、7月15日移栽、11月1日收割。
“每年天氣都會有變化,以前我也試過提早播種,但是遇到倒春寒有些秧苗就爛了,只能重新補種。現在有了氣象專家的具體指導,我們提前播種更有底氣。”姚小軍說。
促進“人和”
江西省農業氣象技術人員調查發現,早稻早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幫助種糧大戶實現錯峰用工節約成本,提早賣谷,增加收入。
撫州市金溪縣雙塘鎮種糧大戶黃建明從2016年試驗開始就接觸雙季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對于該技術的應用效果,他深有感觸:“早播可以錯開用工高峰,請工成本下降了;早稻收得早,晚稻可以選更好的品種,有更高的產量。”
根據江西氣象、農業農村、統計部門聯合實割實測,2022年,全省早稻早播早育示范點平均畝產較常規播期的早稻平均畝產增產6.4%,農民朋友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
2023年7月6日,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組織氣象、農業農村部門專家赴撫州市金溪縣雙塘鎮老柴塘村,對“雙季早稻早播早育”氣象適用技術示范點的早稻進行現場測產。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供圖
經過多年的實踐,雙季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得到中國氣象局、江西省政府及農業農村部門的認可——入選中國氣象局《農業氣象適用技術匯編》;寫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力以赴做好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作為加快提升糧食單產的舉措之一進行推廣;被《江西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列為優化農業氣候資源利用格局的舉措之一,被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納入全省糧食綠色高效生產行動……
“明年春播時再看看氣象預報,有條件的話種植面積計劃擴大到1000畝!”說到明年的種糧計劃,姚小軍信心滿滿。
(作者:鄧敏佳 段里成 盧強偉 劉毅 責任編輯:張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