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彼得堡的肥天鵝”的一個帖子,是攻擊西川的,因為西川說了這樣一句話:
當下的困境之一,在于很多人不愿被啟蒙。
肥天鵝說:
哪來的老登?都什么年代了,還成天想著啟蒙別人?他配嗎?一天到晚埋怨別人不接受被他照亮,他是電燈泡投胎嗎?
不得不說,肥天鵝的攻擊,實在是沒道理。西川何曾說自己要啟蒙別人了呢?
就肥天鵝配的圖,不知道哪位網友能看出來,西川是說自己要去啟蒙別人?
![]()
所以,這個肥天鵝根據一張圖,就如此攻擊西川,是毫無道理的。
不過,這卻正反映出當下的網絡生態。
一方面,很多人不去深入了解,不去了解整體,胡亂地攻擊。
另一方面,很多人確實排斥理性討論,不講道理,胡攪蠻纏。
實際上,西川在說那句話時,是以一個被啟蒙者的角度去說,而不是說別人不愿意接受他的啟蒙。
我相信,如果肥天鵝了解到全部,他就不會那樣去攻擊西川了。
可惜,他似乎就是排斥理性討論的。
![]()
我查了一下,西川說這個話,是在第十一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節活動現場。
西川受邀,與哲學家陳嘉映、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圍繞“就要在問題中生活”的主題,展開了一次會談。
所謂單向空間,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綜合性文化創意機構,由許知遠、于威、張帆等創辦,最初名為“單向街圖書館”,2014年更名為“單向空間”。
文化沙龍是單向空間的活動方式之一,強調人文精神與思考價值,致力于引領智性生活。??
正是在這次活動中,西川從一個“被啟蒙者”的角度點出當下的困境,作為一個受益于八十年代啟蒙思想的人,他認為:
一個人只有覺得自己無知、缺乏理性才會被啟蒙,而當下很多人是不愿意被啟蒙的。
這實際上就是說,現在的人不覺得自己無知,而是覺得自己無所不知。
![]()
說到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很多人都會想起蘇格拉底。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才華橫溢,可每當人們贊嘆他學識淵博、智慧超群時,他總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蘇格拉底的“自知其無知”思想是古希臘哲學的重要轉折點,其核心在于通過自我反思和辯證法揭示人類認知的局限性,強調謙遜與理性探索的重要性。
然而如今,黃河清一句話,就把古希臘文化說沒了,亞里士多德來自于《永樂大典》的音譯,他老師的老師蘇格拉底,自然也是子虛烏有了。
西方偽史論這幫人,就是最大的一個排斥理性討論的一個群體。
![]()
當然,所謂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并不是說原本是一無所知,而是說認識到自己知道的很少,還有更多的東西是自己不知道的,因此需要主動去探索,去學習。
不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就無法進步。
西方原本是落后于亞洲的,尤其落后于中華文明。可是近代,西方為什么能突然一躍而起超過中國并把中國遠遠甩在后面呢?原因正是西方人發現了自己的無知。
歐洲文藝復興之后興起的啟蒙運動,有力批判了宗教的蒙昧主義,崇尚理性,于是誕生了科學革命,承認人類在很多問題上都是無知的,過去相信的也可能是錯的,對新知識充滿渴望,積極探索。
很多偽史論者會拿地圖說事兒,說西方早期地圖上標錯很多。其實這些人不知道,標錯很多的,正是西方人在宗教統治下覺得自己無所不知的時候,他們對沒到過的地方是憑著想象去畫的。
而到了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發現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于是地圖開始留白,不知道的地方不再隨便畫。而地圖上的留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西方人去探險。
其他方面也是這樣。所以西方人在天文、地理、生物、化學、物理、醫藥、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獲得快速發展。
![]()
不過,說回到西川的“很多人不愿被啟蒙”,或許換一個說法就好一些了。我相信,如果換成“很多人不愿學習”,西川不僅不會受到攻擊,反而會得到支持。
為什么呢?因為“啟蒙”這個詞會讓人覺得,自己被當成了真正的無知,這當然是很傷人的。誰愿意被別人說“無知”呢?在網上,在生活中,說別人無知,是一種侮辱——盡管有的人確實無知。
一個傻瓜,你當面說他是傻瓜,他會跟你急。無知的人也是如此。越是無知的人,越是會憤怒于別人說他無知。
所以,當很多人看到肥天鵝配的那張圖時,第一反應就是肥天鵝的那種反應,第二種就是項立剛的這種反應。
![]()
看看項立剛是怎么貶低甚至歪曲中國曾經的思想啟蒙運動的。項立剛說:
以前的啟蒙不就是搬點外國的東西,來PUA中國人嗎?……如果中國按他們的想法去做,早就萬劫不復,絕不可能強大起來。
?PUA?是英文Pick-up Artist的縮寫,原指搭訕技巧,現演變為以精神操控、情感剝削為核心的心理操控手段,在中文網絡語境中帶有強烈負面含義。
可是,引進德先生和賽先生,這是精神操控嗎?引進馬列主義、共產主義,難道沒讓中國強大起來嗎?
沒有新文化啟蒙運動,沒有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主導的新啟蒙運動,沒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中國是不可能走進現代化的。
而無論是德先生和賽先生,還是馬列主義、共產主義,還是自由市場理論,都是西方的。所以,“搬點外國的東西”,是PUA中國人嗎?
![]()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西川吧。
西川,原名劉軍,江蘇徐州人,198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他和海子、駱一禾被譽為北大三詩人,獲得過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等,被錄入英國劍橋《杰出成就名人錄》。
西川的詩很好,絕不是浪得虛名。我很喜歡他的《在河的那一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理想就是在河的那一邊的那團火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